
(部编版) 郑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二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郝 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1839年6月,林则徐命人将烟土投入海水中,再抛入生石灰,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 烟土化尽。材料描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天京事变 D.义和团运动 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 《天津条约》签订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北京条约》签订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期 《辛丑条约》签订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 立,支持革命。材料描述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 A.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B.提出了三民主义 C.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思想解放 4.“中央政府在1916年前军费占政府支出总数一直在40%以下,1919年为41.68%,193年上升到 64%,许多省份的地方政府支出比重甚至高出中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复辟帝制B.军阀割据混战 C.解放战争的爆发 D.局部抗战的开展 5.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 传马克思主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开学收心检测卷-部编版-1(共6页) 6.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追 湖人民军队创建的“起点”,我们应当前往 A.南昌起义纪念馆 B.秋收起义纪念馆 C.古田会议纪念馆 D.中共七大纪念馆 7.长征前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然而,当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到达时陕北不足3 万人。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全民族抗战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这说明红军长征 ( A.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B.削弱了国民党的政治影响力 C.增强了红军的实力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8.右下图是1935年12月,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的场景,下列与其相关的学生爱国运 动,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9.1937年7月8日,即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此“事变”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万家岭战役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10.1945年,《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 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的“大喜事”反映了当时民众 A.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不满 B.踊跃参军参战的热切期盼 C.渴望建立和平民主的国家 D.对抗日战争胜利充满信心 11.照片以直观的方式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下列图片体现出近代社会生活 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辩子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A.传统思想,占据主导 B.全盘西化,否定传统 C.丰富多彩,发展均衡 D.崇洋逐新,多元发展 12.抗日救亡是20世纪30、40年代的时代最强音。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为抗日救亡发声的音乐 家有 ①田汉 ②聂耳 ③齐白石 ④洗星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八年级历史开学收心检测卷-部编版-2(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