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教情学情诊断 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造成这 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八年级历史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 B.割台湾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C.开辟五口通商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注意事项: 7.孙中山贡献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理论纲领。宜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传这一“理论纲领”的刊物是 2.闭卷考试,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离新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卷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 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 A. 0 8.戊戌变法期间,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的变法诏令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还有些官僚,对于变法诏令说“看不懂”“没办过”,拒不执行。由此可知 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维新力量发展迅速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该条 C.顽固势力阻挠变法 D.军机大臣道德败坏 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9.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 A.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B.割让香港岛 C.赔偿2100万银元 D.协定关税 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上述规定 按 2.2024年多个城市开展了圆明园兽首文物展,其缺少鸡、狗、蛇,其失踪最有可能是: A.体现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B.强调了主权在民的治国理念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3.右图所示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革命纲领。两者最大的共 10.1894年11月,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会员发展到一百多人;1899年, 同点是 孙中山亲手编写《支那现势地图》:1905年春,与严复辩论,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 A.学习西方治国方略 B.关于经济中心问题 中国政治的良方:1905年11月,创办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这些活动,表明孙 C.平均分配土地 D.未能真正实行 太(天围应新皮2书影 中山 4.八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中他们收集了一些近代人物图 A.完成了推翻清朝的准备工作 B.注重革命宣传与舆论斗争 片。请问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C.实现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 D.追求民权为本的大同理念 11.“实际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把中国拖进了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是指 A.晚清时期 B.北洋军阀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如表是某校历史小组制作的主题板报中使用的资料,据此判断,该期板报的主题是 沈葆桢 左宗棠 冯子材 A.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B.“海防”和“塞防”之争 C.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D.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5.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拾枪。洋务运动 后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 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 用的军械。”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 《青年杂志》封面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纪念章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A.领先世界 B.因循守旧 C.创新能力 D.取得成效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19世纪末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八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上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