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90850
14 山水画的意境 导学案 (教师版+ 学生版)-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98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学生
14《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语言运用: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梳理文中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思维能力: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审美创造: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细读感悟】 探究:1.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本文观点简要分析。 山水画不仅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景与情是相融合的。而摄影往往是从实用性和视觉美感出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山水画不会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探究: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是想更直接的让人体会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从而更好的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探究: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作者以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 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探究: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板书设计】14《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 (学生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语言运用: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梳理文中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思维能力: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审美创造: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细读感悟】 探究:1.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本文观点简要分析。 探究: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探究: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2-21)
1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2-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