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1661

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16页)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4923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课,安史之乱,唐朝,衰亡,课件,16页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杜甫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 世乱各东西。 “开元”和“天宝”都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年号? 杜甫的两首诗反映出他在位期间唐朝国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什么事件导致了这一变化呢? 繁 荣(前期) 衰败(后期) 唐玄宗 安史之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壹 安史之乱 ① ② ③ ④ 观看视频,说一说安史之乱概况 壹 材料一: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于 享乐,怠理朝政。他重用的杨国忠 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 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史之乱 ①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败,奢靡之风日盛。 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材料二: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 对契丹用兵9次,对奚用兵2次,对南诏用兵6次。 ———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20页,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壹 材料三: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 重镇,称为藩镇,藩镇的长官即为“节度 使”。节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 军队,而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天宝 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材料四: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幽州) 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军队人数达15万人。 他手握重兵,野心膨胀,与中央矛盾逐渐加深。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20页,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安史之乱 ③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④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壹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756年唐玄宗逃往成都,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坡兵变) 唐肃宗即位,重用郭子仪,回纥帮助平叛 763年安史之乱平息 攻占东都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结合教材20页,梳理安史之乱的过程 安史之乱 壹 材料一: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 衰,一蹶不振。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 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材料二: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 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 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 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20页,探究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 安史之乱 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①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惨重。 ③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材料三 壹 功: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得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过: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任人唯亲,追求享乐,朝政日益腐败,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结合教材第3课和第4课所学知识,试着评价唐玄宗 安史之乱 唐玄宗 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励精图治 重用贤能 稳定政局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日益骄奢 启示:①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②治理国家要重用人才,励精图治。 貮 黄巢起义 背景/ 原因: 领导人: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②民众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爆发起义。 结合教材23—24页,梳理黄巢起义的概况。 王仙芝 黄巢 874 878 政权: 结果: 影响: 唐王朝受到致命打击 大齐 起义失败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待时机,改天换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