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景导入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两首诗,描绘了不同的国家状况,从盛世大唐的《忆昔》到国破的《春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唐的悲剧? 第4课 安史之乱与 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 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 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阅读相关诗文和史料,培养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 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史料实证) 3.感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 义对历史的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家国情怀) 安史之乱 任务一、阅读材料,归纳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了哪些危机? 材料一: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于享乐,怠理朝政。他重用的杨国忠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政治黑暗腐败。 材料四:唐玄宗时,边境设置10个节度使。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49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之势。 ①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 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材料二: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绵连。 材料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作于755年) ②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安史之乱 任务二、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归纳安史之乱的进程? 唐玄宗逃往成都,叛军占领长安 肃宗继位,郭子仪等763年平叛成功。 从河北南下占洛阳下潼关,逼近长安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任务三、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安史之乱对唐朝有何影响? 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 ———《旧唐书》 ①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②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安史之乱前后全国户数变化表 安史之乱前 全国户数890多万 安史之乱后 全国户数190多万 ③唐朝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煌煌盛世大唐由玄宗一手开创,使唐朝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繁华的落幕却令人猝不及防。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素养提升 思考:唐玄宗统治前后不同的治国态度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启示:统治者的作为和政治的清明与国家的兴衰有其因果联系。 前期 后期 崇尚节俭 日益骄奢 任用贤相 任用奸相 励精图治 不理政事 整顿吏治 朝政腐败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民 心 动 荡 向 衰 亡 黄 巢 起 义 与 唐 朝 灭 亡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中晚期的政治局面 宦官废立皇帝,制定国策,任免朝臣;批阅奏折,掌握禁军;专权横行,无恶不作。 中央 宦官专权 地方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民众赋役繁重,生活恩格斯,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847年,王仙芝在今河南起义。 领袖 过程 结果 影响 1 任务一、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完成黄巢起义概况表? 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黄巢 被朱温等人联合镇压 唐朝受到致命打击。 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黄巢,曹州人,出身于富豪家庭,屡举进士不第,以武装贩私盐为生。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黄巢被推为起义军首领,自称 “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采取大规 模流动作战的方式,壮大了起义队 伍。黄巢率起义军攻占长安后, 在唐军的联合围剿下,被迫退 出长安。后因寡不敌众,黄 巢在狼虎谷牺牲,起义失败。 相关史事 待到秋来九月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