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2011

第1 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446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隋朝,统一,灭亡,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七下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含了四个子目: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其中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开凿了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在文化教育方面,隋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开启了科举取士制度,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阶级矛盾激化,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经过上学期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具备初步的史料分析和概括能力。对于隋朝时期的历史通过影视作品和书籍等途径有大致的了解,但知识比较零散,需要教师在课上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做好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1.了解隋朝的统一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并正确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3.掌握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过程及其意义4.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能够恰当地评价隋炀帝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和启示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班级优化大师、导学案(二)教学方法利用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和帮助者。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组长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思路,。情境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通过回顾上学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北魏后期分为了东魏和西魏,其中西魏被北周所取代,后面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和延续的呢? 温故知新,拓展思维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述 自主学习单: (一)隋朝的统一1.隋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2.隋统一的时间、标志。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4.隋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时间、在位皇帝。3.构成:(中心和起始点(三点),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4.作用。(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正式成立的标志。2.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四)隋的灭亡:根本原因,灭亡时间和标志一、隋的统一一、隋的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改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知识补充:谥号:常常是古代帝王、大臣依据平生事迹所立称号。如汉武帝、隋文帝。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中祭祀时起的名号。一般开国之君为某祖,而后称某宗。如:唐太宗、宋太祖。年号:封建王朝皇帝用纪年的名号。如:开皇、大业,明清时期常常用年号来称谓皇帝。隋朝的统一的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思考1:隋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思考2:隋统一后采取的这些措施又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开皇之治”)二、开通大运河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隋朝为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