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解方程》 说课 义务教育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方程 01. 教材和学情分析 02. 学习目标 03. 教学流程 04. 教学反思 目录 本课时在方程单元中承上启下,此前学生已认识方程概念,此课重点在于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等式性质并运用其求解方程,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一、说教材: 一、学生已有经验 二、学习困难 三、学习需求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算术基础与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等式性质及方程求解这一全新的代数领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部分学生在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变时会不适应,比如难以理解等式两边同加同减等操作保持等式成立的原理。 不过,他们好奇心强,只要借助直观教具、生活实例等引导,能逐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提升代数思维水平。 学情分析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有兴趣,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计算的严谨性。 三、说教学目标: 难点: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的成就感。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操作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等活动,自主探究并掌握认读时间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二、自主探究 X+36=78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一填 9X=81 X-25=47 9X÷9=81 X÷7=21 X-25+25= X+36-36=78 X÷7×7=21 ÷ - 36 + 25 9 × 7 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 解: X+58=79 X+58-58=79-58 X=21 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58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 解: X+58=79 X=79-58 X=21 1. 1.加数+加数=和 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可以利用加法各部分的关系求X 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 解: X+58=79 X+58-58=79-58 X=21 1. 1.解题先把解字写,冒号紧随在其后。 2.各行等号要对齐,最后把X放在左。 解: X+58=79 X=79-58 X=21 x=21是否正确,可以把x=21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检验:把X=21带入原方程 方程的左边 =X+58 =21+58 =79 =方程的右边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 3X=438 3X÷3=438÷3 X=146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 检验:把X=146带入原方程方程的左边 =3X =3×146 =438 =方程的右边 解: 3X=438 X=438÷3 X=146 因数×因数=积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试一试,解方程 X-27=56 X-27=56 解: X-27+27=56+27 X=83 解: X=56+27 X=83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试一试,解方程 X÷9=80 解: 解: X=80×9 X=720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X÷9=80 X÷9×9=80×9 X=720 解:39+X=98 X=98-39 X=59 解:5X=180 X=180÷5 X=36 解方程并检验 7X=9.1 13+X=16.6 解: X=9.1÷7 X=1.3 解: X=16.6-13 X=3.6 检验:把X=1.3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 =7X =7×1.3 =9.1 =方程右边 检验:把X=3.6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 =13+X =13+3.6 =16.6 =方程右边 列方程并求解 (1)X减去39等于26,求X。 解:X-39=26 X=26+39 X=65 (2)X的6倍等于96,求X。 解:6X=96 X=96÷6 X=16 这节课, 你有哪些收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并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