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议论文之说理 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议论文以阐述事理为主。议论文重在“议”,要在议论上下功夫:①要议得确切,不说空话、套话;②要议得合理,能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③要议得辩证,切忌简单化、绝对化。 一、说理寓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意思是只有繁丽的文采而缺乏深刻的思想情感,看起来必然令人生厌。他还说:“辞为肌肤,志实骨髓。”意思是文辞是它的肌肤,情志是它的骨髓。这两句都体现了文章中思想情感的作用。 议论文的思想见解如果渗透着作者深厚炽热、健康朴素、真切诚挚的情感,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细节展示,情深意长 【示例】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才,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参考】 以《陌上花开,缓缓而来 ———我的高考》为题目的作文这样写: 这一路上,我已栽下繁花朵朵,亦已守望了千万个日夜。尼采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岁月,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狄德罗亦在《哲学思想录》中写道:“只有热情,只有巨大的热情,才能使精神升华。”我仍记得,栽花的路程上,我闯过如何刺痛的荆棘,历过如何凛冽的寒冬与灼眼的夏日。多少个夜里,在焦虑中翻来覆去,暗自抹泪;多少次考后,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悔恨不已;多少的挫折,磨损了希望,将我推入深渊……而我也记得,一夜过去,早晨的钟声响起,我依旧为新的一天而微笑;悔恨过后,是更有经验,更具信心的继续前行;潜渊之后,拥有的更是蛟龙纳珠,凤鸣高岗的气魄……纪伯伦说:“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可我一直记得,此行的目的,便是踏花而来。——— 【分析】 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写给自己王妃家书中的一句话。九个字,表达了钱镠对王妃的深情和怜惜。平实温馨,情意深重。 作文拟题《陌上花开,缓缓而来 ———我的高考》,体现了作者对高考的理解,从容而深情,说理含蓄而寄托情感。 “我仍记得,栽花的路程上,……潜渊之后,拥有的更是蛟龙纳珠,凤鸣高岗的气魄……”一段文字,细节展示自己的高考路程,既有千万个日夜的奋斗,也有一路上的挫折坎坷,更有不灰心不气馁的继续前行,细节中饱含深情。 (二)人称转换,便于抒情 【示例】 得意时,他没有沾沾自喜;失意时,他没有一蹶不振。他把贬谪当成笔,把苦难研成墨,把胸中郁闷之气凝成一张又一张白纸,挥洒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辞章。贬官黄州,他却在长江边快哉亭高唱“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谪居岭南,他却在罗浮山梅花亭笑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子,你何能如此?只因你“常将有日思无日”,居高位时常思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被贬谪时常想人生何处没有好风光。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正因为如此,面对生活坎坷,你才能乐观豁达;面对人生浮沉,你才会豪迈洒脱。 【分析】 第一段用第三人称叙事人物事迹,第二段改用第二人称表达自己的观点,言语中流露着对人物的钦佩之情。 (三)叙事生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