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93435
14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57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山水
,
画的
,
意境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
学年
14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语言运用: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梳理文中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思维能力: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审美创造: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山水画,谈谈你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 刚才同学谈到了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说得都很好,说出了它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追求,比如留白、重神似、重意境营造、以墨色浓淡表现画面层次等。李可染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深谙山水画艺术,那么在他看来,山水画创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山水画的意境》一文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请大家再读课文,抓住每段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以提纲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被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是想更直接的让人体会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从而更好的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1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2-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2-2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