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3806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课件 (共26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2826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3,影响,化学平衡,因素,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3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07 05 06 01 02 04 说课 程序 03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学生学情 08 教材分析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说课目录 1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第3课时的内容,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2 本节是在前两节关于反应速率的基础进行的教学。学习化学平衡,不仅能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还为今后学习电离、水解等离子平衡的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3 本节内容涉及的实验较多,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一、教材分析 3 个方面 高一学生的三个特点 学生已有知识 学习障碍 发展点 学生对可逆反应有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所了解,在经过高一的实验训练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并分析现象。 学生仅局限于对现象的宏观认识,其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尤其对勒夏特列原理的“减弱不抵消”还不能完全理解。对化学平衡的移动存在一知半解,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会有一些困难,还不熟悉利用图像解决的方法。 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从化学实验和图像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思维习惯。 二、学生学情 教学目标 合作探究 实践演练 实验探究法 讲解示范法 教、学、做、说 一体化 图像分析法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三、教学方法 情感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建构“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这一学科观念,能依据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实验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能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勒夏特列原理。 四、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突破难点的关键:实验探究,直观观察现象,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五、教学重、难点 任务导入 尝试探究 深入探讨 总结回顾 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5分钟 5分钟 25分钟 5分钟 4分钟 1分钟 总计:45分钟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当人体吸入过多CO时,会产生CO中毒,这是因为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反应Hb(O2)+CO Hb(CO)+O2,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和O2结合,人体会因缺少O2而窒息,甚至死亡。那为什么CO中毒患者要进入高压氧舱进行治疗呢,与我们学过的化学平衡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对CO中毒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化学平衡知识,让认知冲突驱动学生进入“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应用新知识”的情境。 设计意图 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冬季的供暖期,有些人会产生CO中毒,那医院是如何抢救和治疗CO中毒的? 六、教学过程 引出平衡移动的概念和本质原因,为后续图像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设计意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保持 色,起 作用 思考:在上述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你是如何判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会如何影响平衡状态? 红 对照 溶液颜色变浅 溶液颜色加深 环节二:由实验引出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理论 Fe3++3SCN— Fe(SCN)3(红色) 六、教学过程 环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