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5392

第8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363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8课,北宋,政治,教学设计,一体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第8—14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利弊兼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占据江南的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版图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内容要求〗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2022年课标解读 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中对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学习要求。 在政治方面,需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辽、宋、夏、金、元等政权的并立与更迭,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上,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认识商业贸易的繁荣。 文化领域,熟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科技发明,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成就,感悟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使其能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事件;提升史料实证能力,学会从多种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历史解释素养,能够客观、准确地阐述历史现象;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单元主题:辽宋夏金元时期(960年———1368年) 教材按历史发展脉络,依次呈现了该时期各阶段的重要内容。从北宋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形成“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开篇,展现北宋政治特色。随后介绍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与南宋对峙,凸显民族政权间复杂的和战关系。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经济、对外交流以及科技文化等章节,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海外贸易的繁荣、科技发明的创新以及文学艺术的昌盛。各课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辽宋夏金元时期完整的历史画卷,为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提供了丰富素材。 本单元共7课,主要讲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以及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内容。其中第8课《北宋的政治》、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0课《金与南宋对峙》、第11课《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呈现了这一时期辽宋夏金元共同创造历史进程,表现出各族政权从并立走向统一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各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集中展现了这一时期经济的繁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从中外交通、海外贸易以及中外文化交往三方面呈现出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繁荣的内容。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从三大发明天文学、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讲述了这一时期在科技创新、思想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