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5394

第8课 北宋的政治【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含解析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16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整体,单元,一体化,8课,作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 北宋的政治》 分层作业 考向1、制度措施:可能通过选择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行政、财政等方面措施,如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转运使设置等;也可能以材料分析题,让分析这些措施对北宋政治格局、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考向2、崇文抑武:以选择题判断对重文轻武政策的理解,如政策表现、影响;简答题中要求阐述重文轻武政策如何塑造北宋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 ) A.后梁 B.前蜀 C.南唐 D.北宋 2.“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杨坚建立隋朝 B.赵匡胤建立北宋 C.成吉思汗的崛起 D.朱元璋建立明朝 3.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外戚专权 B.藩镇割据 C.武将专权 D.重文轻武 4.史料记载: “宋朝艺祖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这说明宋朝设置转运使的目的在于( ) A.强化对中央官吏的监察 B.结束五代上国分裂局面 C.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 D.将地方财赋收归于中央 5.1069年,王安石主持变法。数年间,先后颁布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由此可知,变法( ) A.实现富国强兵 B.解决财政问题 C.涉及多个领域 D.触犯官僚利益 6.下表为北宋时期枢密院部分官员情况统计。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北宋时期( ) 官职类型 来自于文职 来自于武职 总人数 枢密院正职 54人 18人 72人 枢密院副职 108人 21人 129人 注:据《宋史》、《宋宰辅编年录》及《续资治通鉴长编》整理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D.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7.“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这是河南封丘县陈桥驿文化旅游宣传词。与该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 A.围魏救赵 B.投鞭断流 C.黄袍加身 D.胡服骑射 8.宋太祖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以上措施( ) A.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B.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 C.促进了文化素养的提高 D.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9.关于下表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领域 经济 军事 措施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保甲法 ①表格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 ②该事件得到了大地主的支持 ③该事件的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④该事件收到一些成效但以失败告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与唐代天宝年间相比,北宋初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增长幅度较大,这一变化可以推断( )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 C.北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D.北民南迁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发展 11.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这一措施( ) A.家世门第成为选官的标准 B.大大加强了世族势力的发展 C.社会阶层流动性得以加强 D.奠定了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 12.锁院制度是宋代贡举考试过程中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宋人赵异曰“凡言锁院者,机密之谓也。故试士、撰麻皆如此。”同时宋神宗也规定“应发解、省试,于锁院一月前不许官员乞假出外,差官毕仍旧”。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