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5872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3024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56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壹 知人论世 积累知识 在中国,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都得面对孔子,你可以批评他,也可以赞扬他,但无论如何,你都要面对他。 ———《国家宝藏》 学习目标 通读全文,把握重点文言字词现象。 梳理四人志向,把握人物主要性格。 探究孔子赞成曾皙说法的原因,理解儒家治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自己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作者简介 主要思想与贡献 1. 儒家核心思想: -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尊重。 - 礼:提倡通过礼制维护社会秩序,认为“克己复礼”是实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关键。 - 中庸:主张行为适度,避免极端,追求平衡与和谐。 2. 教育理念: - 首创私塾,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提倡全民教育。 - 强调“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教学方法,对中国教育体系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主要思想与贡献 3.政治理想: - 主张“德治”,认为统治者应以道德教化百姓,而非依赖严刑峻法。 - 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强调社会角色的责任与义务。 4.著作与传承 - 孔子未亲自著书,其言论由弟子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 其思想经孟子、荀子等人发展,形成儒家学派,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作者简介 主要思想与贡献 历史地位与影响 -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伦理、教育体系。 - 他的学说传播至东亚各国(如日本、韩国、越南),形成“儒家文化圈”。 - 现代中国及海外仍广泛设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华文化与语言。 写作背景 春秋时期,周朝的实力衰落,政治与经济中心向诸侯转移,诸侯国实力增强,开始争霸中原。这一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冶铁技术的开始使用,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他们要求改革旧有的社会制度,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剧烈变革。 作品介绍 论语 涵盖了诸多重要领域。其蕴含丰富的为人处世之道,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教导人们要不做损人之事;对于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彰显了积极求学、谦逊好问的态度;在道德修养方面,“吾日三省吾身”提倡时常自我反思、提升品德。 论语 内容 《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文学常识 语录体 语录体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语录体的一般特点是语句简短,多用问答形式,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能用简洁的对话刻画出人物的性格风貌,并讲清楚事理的是非曲直。 它主要以记录人物的言论为主,往往是简短的话语、对话或者言论片段的汇集。这些记录通常较为简洁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与复杂的篇章结构,凭借简洁的语句传达出核心的思想、观点或道理,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让人能快速抓住关键内容。 贰 整体感知 积累探究 读准字音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lún j n xī sh n yú kēng xiàng yí guàn kuì sì zhuàn shè bì wú r n 标题理解 子路、曾皙、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