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泊船瓜洲 导入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 北宋 诗人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别名:临川先生、王文公。 在文学上,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代表作有《梅花》《元日》《登飞来峰》等。 背景资料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诗人再次出任宰相前,先经过京口,曾到金山寺拜访好友宝觉禅师,后北上途中在瓜州停船,写下了这首诗。 泊船瓜洲 解题 把船停泊在瓜州。 停船。 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初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 chónɡ huán jiān 思乡诗 间隔、间谍 jiàn 中间、房间 jiān 间 多音字 重新 chónɡ 重量 zhònɡ 重 诗歌画面 初读 朗读节奏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 翻 译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字词解释 京口: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 一水:指长江。 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隔:间隔。 数重:几座。 绿:吹绿。 何时:什么时候。 还:返回,回归。 翻 译 诗意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赏析 “京口”与“瓜州”之间隔了一条江。 表达了王安石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使诗人联想到此处离家乡钟山爷只隔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第三句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的情思。 千古名句 第四句写明月升起,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写景 赏析 抒情 (思乡)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感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品析它的妙处? 思考 “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既有色彩又有动感,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色变化。 诗中的“绿”字可以换成“过”或“入”或“满”或“到”吗?为什么? 思考 不可以。 “绿”在这里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 “绿”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让人感受到生机。 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情感? 思考 体会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水、山、春风、明月的生动描写,表达了对宁静闲适家园的留恋之情。 再次朗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 拓展积累 古代文人的并称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拓展积累 表达思乡的古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拓展积累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译文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2.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写景:一水间———数重山 抒情:春风、明月 触景生情 思念家乡 谢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