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社会背景,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3.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社会背景,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课文导入】 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它的名字叫蜥蜴。蜥蜴俗称变色龙,它逃避天敌的绝招是———保护色。变色龙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和温度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皮肤的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了一篇短篇讽刺小说,名字也叫“变色龙”。《变色龙》的主要人物名叫奥楚蔑洛夫,他和动物变色龙一样也有善变的技能。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奥楚蔑洛夫在万变当中却有不变。他有哪些“变’?这些“变”中哪个是不变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社会背景,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3.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等。主要戏剧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其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2.背景透视:《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 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沙皇专制统治。 3.相关资料: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特点 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对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却又深刻地触碰到每一个读者的灵魂。其小说大多情节简单、人物不多、主次分明,语言精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案一个场面,几个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预习反馈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记一记词义。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1.文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总共变了几次?如何变的? 2.主人公为何而变?每次变化后他眼中的狗是怎么样的? 3.文中赫留金前后遭到了怎样的对待?说明了什么? 4.作者笔下的奥楚蔑洛夫和赫留金分别是什么形象? (二)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