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 《船的历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 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和水阻特性。 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 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难点: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型、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探究方面,课程标准中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细线、铁垫圈、水槽、塑料平盘、阅读资料、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前置作业)课前:请同学们将课前小组梳理的表格张贴到这里。 一、交流关于船的知识、聚焦主题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船是一种交通工具,这一单元,我们进行《船的研究》,这节课,让我们先来走进《船的历史》。 2.提问:关于船,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研究什么?各小组课前进行了梳理,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 小组上前用实物投影分享。 3.教师梳理: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船的……,还想在……上进行研究。(投影下划线) 二、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一: 探索船的历史 明确要研究什么。 谈话:同学们对船充满了研究兴趣。船在发展史中出现过很多类型,它有什么特点?在发展的历史中,它们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预设:材料、体积大小、结构、载重量) 谈话:船还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让我们从资料中寻找答案,并以摇橹木船和轮船为例,比较它们的不同,完成记录单。 学生小组活动。 全班各小组汇报:船的发展史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材料、动力(速度)、体积、承载量、构造……) 小结: 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将在这个单元中体验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 探索活动二: 研究独木舟 明确验研究的问题 谈话:船的发展史中,独木舟是最初船的样子。古人为什么要把木材挖空做成独木舟?古人还做了什么改变?为什么做成尖形船头? 独木舟能稳定的承载物体吗?尖形船头真的能减少阻力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验研究这两个问题。 2.出示实验方法(视频) 教师:在这两个实验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3.分组实验、获取证据、初步整理分析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5.小结: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独木舟的船头尖尖的。还发现了独木舟在行驶中是存在着不足的,同学们想到了把船加宽加大、做成木筏等方法进行改进。古人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三、拓展: 当独木舟变成了木筏、竹筏,接下来又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又是怎样改进的?本单元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一步步探索。 板书: 船的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