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7075

1.2 给物体分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913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素养教案 2.给物体分类 教材分析 《给物体分类》是本单元第2节的教学内容。当面对大量物体时,怎样描述才简洁有序呢?分类便是一种好办法,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物体。本节课将之前研究过的物体集中起来,这些丰富的材料为学生学习分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同一种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是不同的。 “聚焦”部分,通过出示农贸市场的情景图,让学生发现农贸市场的产品是按照类别摆放的,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其依据是什么,从而得出这样就是分类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对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对上节课熟悉的物体进行进一步研究,进而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探索”部分,本节课安排了三个探索活动。第1个活动:给每个物体编号。学生把写好的号码贴在相应的物体上即可。但是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编号?编号是为了方便我们书写和整理物体。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自然会懂得编号的作用。第2个活动:选择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这里一是让学生自己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去分类,二是根据结果猜一猜别的同学是怎样分类的。一活动非常有趣,学生按照某一特征分类就可以进行下去。第3个活动:尝试按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而不是仅仅局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多思考,激活思维,学生就能发现可以利用很多的特征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同时利用记录单记录分类的结果,作为研讨部分的判断依据。本部分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分类活动是进行记录的关键。 “研讨”部分,需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学生在全面的分 类活动中,已经确认了分类的物体特征,进行汇总,就可以完成这一问题。第二问题:根据同一个特征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不同吗?对于这一个问题,需要学生对分类的结果进行查证,最后分析统一特征分类,其结果大部分是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现象,比如大小和轻重的问题,大小和轻重只是每个人的感觉,这会导致分类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是允许存在的。 “拓展”部分,是让学生看一体育器材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可以按照形状、用途等分类摆放,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迁移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当学生面对众多物体时,很自然地会根据所学物体的属性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选择不合适的分类标准,导致分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地关注和引导,同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也应当尽量给予鼓励。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分类活动,知道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把物体分成不同的类别;知道根据同一特征进行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科学思维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物体的外部特征,能对常见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并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 探究实践 在分类活动中,能用序号记录结果,能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进行简单分类。 态度责任 通过给物体分类的活动,养成合作和倾听的习惯;留心生活中有关分类的现象,产生对更多物体进行分类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经过观察、比较的过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比较与思考,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 1.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 2.能够联系实际,对根据相同特征分类出现不同的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用来观察、比较的物体:小木块、作业本、红砖、塑料笔筒、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条橡皮、钢尺、塑料尺;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 《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