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7585

第15课 《种子萌发》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674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课,种子萌发,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15课 种子萌发(总课时:2) 教材 分析 本课包括“观察种子”“研究种子的萌发”“播种”“观察描述小苗”4个活动。“观察种子”通过搜集种子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多样性;按“由外到里”的顺序,用“操作指导说明”“蚕豆种子解剖图”等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共同特征。“研究种子的萌发”利用学生对话、研究计划示例和实验装置操作指导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认识种子萌发条件。“播种”用操作步骤图文示例,指导学生依据种子所需要的萌发条件把种子种到土壤里。“观察描述小苗”用学生讨论对话场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方法,激励学生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种子的外形各异,但基本构造相似。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有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又包括子叶、胚根、胚轴、胚芽等结构。知道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等。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阶段。 2.科学思维:能运用感官和工具有顺序地观察比较不同种子的外形特点和内部结构的异同,经历解剖种子的过程,并做好记录。 3.探究实践:能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索种子萌发的条件,遇到难点能阅读说明书获得启发并按步骤完成实验操作,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播种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观察记录。 4.态度责任:有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感受植物生命的神奇。能认真并有耐心地完成观察实验,合作意识得到增强,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教学 重点 种植、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 教学 难点 激发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环 节 一 导入 (1)课件展示教材P39的图片(植物从种子、发芽、小苗到长大的生长过程)。 (2)回顾我们观察并照顾植物的经历。 (3)聚焦问题:一颗种子是怎样变成小苗的?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视频、图片、实物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能结出香甜的果实,甚至能够顶动沉重的石板钻出地面。激发学生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的兴趣。) 环 节 二 观察种子 (1)观察种子的外形 课件展示教材P40上方的4幅种子图片,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提供或让学生自带实物种子。 课上先认识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再组织观察。 (2)交流种子外形观察结果。 (3)观察种子的内部 a.提供浸泡过后的蚕豆种子 b.提问:怎样做才能科学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c.提供支撑:阅读教材P41的操作指导说明 d.解剖种子,观察并记录 (4)观察结果交流。 (5)展示样本并讲解:展示教材P41的蚕豆种子解剖图,讲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如果班级内有完成得好的,也可采用学生的样本。 (6)进一步交流:比较不同植物种子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7)小结:种子的外形各异,但基本构造相似。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有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又包括子叶、胚根、胚轴、胚芽等结构。 (8)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种植记录一。 (9)想一想:种子怎么长成一株小苗呢? (设计意图: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让学生分组介绍本组搜集的种子的外部特征,说明种子来源于什么果实,引导学生建立种子与果实间的关联。学生交流各种各样的种子时,会发现同一品种的种子外形相似,不同品种的种子外形不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 环 节 三 研究种子的萌发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作出假设并说明理由。 (3)交流并小结:种子的萌发可能与合适的温度、水分等因素有关。 (4)制订研究计划 a.提供种子萌发实验材料(如培养皿、种子、吸水纸、水、冰箱等) b.提问:如果选择研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怎样制定研究计划呢? c.交流并形成大致思路:对比实验,给水与不给水对比,其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