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4728

2.4 水中的动物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960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的,动物,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素养教案 4.水中的动物 教材分析 《水中的动物》是本单元第4节的教学内容。本课将以水中动物一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聚焦”部分,聚焦鱼有什么特点,主要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特点,促进学生的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活鱼让学生观看,也可以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鱼的身体特点,进而让学生感知到今天学习的主题。 “探索”部分,涉及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鱼的身体特点,主要是通过观察和画图的方式学习,理清鱼的身体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头、躯干、尾部,还有鱼鳍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观察发现的。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鱼没有腿,但却可以自由地游动,同学们猜想到可能是鱼鳍在起作用。通过观察和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去学习,才能真正理解鱼鳍的作用。最后一个活动是观察鱼的呼吸,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了解鱼鳃的作用,并借助相关视频和资料进行理解,进而真正掌握鱼的呼吸方式。 “研讨”部分,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观察的鱼有什么特点”。鱼的身体主要是由头、躯干和尾部组成的,还有鱼鳍等。这和前面蜗牛的身体结构有很多不同。第二个问题是鱼的呼吸和运动方式。学生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讲解,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拓展”部分,列举了更多的鱼类,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带鱼、鲨鱼、泥鳅等都是鱼类,和鲫鱼有相似的身体特点以及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学情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鱼的活动,知道鱼的外部特征,了解到鱼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前面观察的几种小动物的比较来认识鱼的结构,知道鱼的呼吸运动分别和鱼鳃、鱼鳍有关,并能通过内外对比,知道鱼的内部骨骼结构。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口述、绘画等方式学习鱼的主要特征。 态度责任 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对小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懂得在生活中要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观察鱼的身体结构,理解鱼的呼吸和运动特征。 2.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鱼用鳃呼吸的原因,真正理解鱼的身体机能。 难点 1.初步感知鱼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2.区分每种鱼鳍的作用,全面了解鱼的运动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鲫鱼、鱼缸、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纸、笔。 图课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水中生活着哪些动物吗(如图所示)? 提示:鱼、虾、田螺、青蛙等。 (二)提问:水中有很多的鱼类,你们知道下面图中的是什么鱼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