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素养教案 5.它们吃什么 教材分析 《它们吃什么》是本单元第5节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动物的进食,了解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是如何搬运食物的,从而让学生了解进食是动物的基本特征或行为。本课是对动物进食行为的梳理与总结,让学生全面认识动物的特征和行为,进而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在学习中,还是通过观察、操作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动物的行为。 “聚焦”方面,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学习前面的几种动物时,都涉及了它们的进食问题,比如蜗牛、蚂蚁等,今天的学习还涉及小鱼,动物要生存,当然需要进食。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直接提问:动物吃什么?它们是怎样吃食物的?让学生回忆当初观察和饲养这些动物时的发现,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与总结,这样就能顺利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探索”方面,有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说说蜗牛和小鱼是怎样吃食物的。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吃什么食物,二是怎样吃食物。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在饲养中观察,也可以通过视频观察,了解它们的进食情况。蜗牛喜欢吃新鲜的树叶、菜叶等,蜗牛通过伸缩其齿舌来刮取食物,这种类似锉刀的结构能够将食物磨碎;小鱼喜欢吃昆虫、小虾等,用咽部的咽齿来完成研磨食物的过程。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对食物的反应。我们可以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面包屑,放在其旁边,看看它有什么反应。蚂蚁找到食物后的反应是先用触角触碰食物,然后找同伴搬运食物,这是蚂蚁的一种社会行为。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蚂蚁为什么这样做,如保证食物的安全性,是由蚂蚁的食物分配制度决定的。第三个活动是观察蚂蚁怎样搬运食物。这就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发现蚂蚁向后方搬运,并把食物举起来,这种协作搬运的方式就是它们的食物获取与分配方式。动物的进食非常有趣,各种动物的进食方式不同,所需要的食物品种也不同。 “研讨”方面,主要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蚂蚁是用眼睛发现食物的吗”,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蚂蚁是用触角去感知食物的,而不是眼睛。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蚂蚁还有哪些有趣的行为”,除了协助搬运食物,蚂蚁的力量超乎想象。由于体型小巧,它们的肌肉相对于体重来说更厚实,这使得蚂蚁能够举起比自身重10~50倍的物体;再如每只蚂蚁都有明确的职责,蚁后专注于产卵,而其他雌性蚂蚁则负责喂养幼虫、清理蚁巢、寻找食物等,雄蚁的职责是与蚁后交配。 “拓展”方面,主要是拓展了其他动物吃什么,其中罗列了很多的动物,如蝴蝶吸食花蜜,大熊猫吃竹子,乌龟吃虫,莺吃虫等。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动物的进食是其基本的行为,动物只有进食才能生存下来。一年级的学生,甚至有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前面要求学生饲养蜗牛,蜗牛喜欢吃树叶、菜叶,它是利用齿舌将食物磨碎进食的。而本节课依然是讨论更多的动物如何进食,有什么特殊的行为,从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夯实科学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真实地观察到各种动物的进食情况,从而了解动物的行为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了解进食是动物的共同行为,不同的动物进食方式不同。 科学思维 学会设计观察活动,有效观察动物的进食行为,感知其行为特征。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进食行为以及相应的操作,了解动物进食时的反应,理清发生这些行为的原因。 态度责任 学会合作,尊重证据,乐于分享观察结果,愿意倾听他人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够准确地理解动物的进食行为。 2.通过对比分析,迁移知识,解释进食行为产生的有趣现象。 难点 1.理清各种动物进食行为的异同点。 2.联系生活,认识动物的进食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