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8732

2.2 《点亮小灯泡》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

日期:2025-04-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6341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点亮小灯泡,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教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课题名 点亮小灯泡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小灯泡的组成部分。 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知道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了解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思维 用比较的方法,能对亮的和不会亮的电路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分析。 探究实践 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多种简单电路。 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会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态度责任 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灯泡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探索电在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过的路径。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每组1 只小灯泡,1 节 1.5v 的干电池,1 根导线;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你有过点手电筒的经历吗?想过它是如何被电亮的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小灯泡究竟是怎样被点亮的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势提出“手电筒是如何被电亮”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如何电亮小灯泡。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小灯泡的结构 1.教师谈话:观察小灯泡,它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学生拿着小灯泡进行观察。 教师结合图示讲解小灯泡的结构: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2个连接点。 教师点拨:两个连接点,任意一个连接点与导线相连,另一个与电池锌片相连。 教师追问: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在哪里?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灯丝是小灯泡里会发光的部位。 2.教师追问:灯泡的各部分结构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玻璃泡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金属架用来支撑灯丝,连接点用来连接导线。 3.学生观看科普视频《认识小灯泡的结构》,回顾小灯泡的结构和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实物观察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灯泡的结构与功能。首先,让学生通过亲手触摸和观察小灯泡,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自主发现小灯泡的基本组成部分。接着,教师结合图示详细讲解各部分名称及其作用,特别是强调灯丝是灯泡的发光部位,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各结构的功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后续的电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电亮小灯泡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并谈话:现在有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2.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小灯泡的结构了,现在我们继续观察一下干电池和导线的结构吧。 学生近距离观察干电池和导线的结构。 教师点拨干电池有正负两极,导线有铜丝和塑料两部分。 3.教师谈话:接下来,咱们就来一场“点亮小灯泡”提案大会吧! 布置任务: ①小组讨论,画出所有认为可行的方案。 ②选出本组最好的方案贴到黑板上。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画一画自己的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贴好本组的方案。 教师谈话:现在动手连一连,验证方案是否可行吧! 学生根据示意图动手试一试看看能否电亮小灯泡。 4.教师结合不同的方案,分析哪些能够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 学生动手尝试,并发现方案一、三可以点亮,方案二、四不可以点亮。 5.学生观看实验视频《点亮小灯泡》,了解不同的方案情况。 6.教师小结: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7.教师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吗? 学生结合方案二和四说说。 教师点拨:短路和断路的情况,小灯泡没办法亮起来。 8.教师结合图示判断三种常见连接情况:通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