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寒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谈话导入 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唐 林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自由读古诗三首,想一想分别与哪三个 传统节日有关? 呈现新知 寒食节 七夕节 中秋节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1-2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禁烟火,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了解习俗 韩翃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介绍作者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初读古诗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出节奏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出节奏 理解诗意 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 注释 分字组词法 联系上下文 插图 想象画面 ......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描绘出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意:春天的京城到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摇曳生姿。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晚的是皇宫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夜幕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蜡烛燃烧升起的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 春天的京城到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摇曳生姿。 夜幕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蜡烛燃烧升起的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 想象画面 白天你看到了春城哪些景象?圈出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展开想象 “飞”字,明写花而暗写风 夜晚的皇宫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时代背景 唐代的制度,寒食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 禁火 (皇帝赐给权贵大臣) 赐火 权贵豪门有皇帝赐火 平民百姓当天禁火 本来寒食节禁火,可是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政治现象的讽刺。 感悟诗情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熟读成诵 以寒食节为主题的诗词有很多,我们再来 欣赏一首唐朝孟云卿写的《寒食》。 拓展阅读 寒 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元湛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译文: 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如烟似雾,而我独自远在他乡,偏又遇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悲戚。 贫穷的生活不见炉灶烟火,正好不必为了明天的断炊习俗,去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课后搜集更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及相应的习俗。 3.预习《迢迢牵牛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