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教学设计 1.5《认识水》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的基本特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 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并描述水的特征。 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水的流动性。 科学态度目标: 对水的探究产生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活动。 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的流动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牛奶、果汁、透明杯子、不同形状的容器、吸管、纸巾等。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生活中的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1.猜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打一自然物) 2.学生猜谜语,教师揭示谜底:水。 3.提问: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5.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观察水,认识水的特征 活动一: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教师出示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果汁,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味道。 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总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活动二:摸一摸,倒一倒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水,感受水的温度。 教师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总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2.实验探究水的流动性 活动三:水往低处流 教师将水倒入一个倾斜的容器中,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流动方向。 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总结:水往低处流。 活动四:吸管运水 教师引导学生用吸管将水从一个杯子运到另一个杯子。 学生操作并体验,教师总结:水可以被转移。 (三)拓展延伸 (10分钟) 1.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3.播放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4.学生交流节约用水的小妙招。 (四) 课堂小结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总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要节约用水。 (五) 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的水,记录下水的不同形态(如:雨、雪、冰等)。 2.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节约用水计划。 五、板书设计 5.认识水 特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 重要性:生命之源,生活必需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猜谜语、观察、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并探究水的流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