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 600万,到1600年降到1 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奴隶贸易的盛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展 D.工业革命的开展 2.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3.近代以来,在南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一些特色经济,如西非的咖啡、可可,中美洲古巴的蔗糖,南美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巴西的木材、橡胶等。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劳动分工的形成 B.各地经济优势互补 C.欧美殖民主义掠夺的产物 D.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4.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中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里不置些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富 B.西、葡在拉美的殖民机构非常腐朽 C.殖民者的专制统治 D.拉美地区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 5.帝国主义列强对亚洲进行侵略的方式包括 ( ) ①对有的国家进行直接殖民统治 ②扶植当地封建势力进行间接统治 ③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 ④采用武力侵略,直接割占领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 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8.观察下图,导致非洲政治版图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工业革命的扩张 B.非洲民族意识觉醒 C.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 D.同盟国与协约国博弈 9.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 ) 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 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0.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商业资本的发达 B.工业资本的发达 C.政治制度的先进 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11.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促使世界体系逐步形成 12.学者郑昌发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D.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13.1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