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8972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2.5 《蚕出生了》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63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课时,蚕出生了,下册,科学,四年级,2017
  • cover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单元教学规划+《蚕出生了》课时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养蚕 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题为“养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蚕的生命周期、饲养方法及其在科学、文化、经济上的重要性。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本单元核心概念包括蚕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长发育、变态发育现象以及科学饲养方法。学习内容:1. 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 掌握蚕的饲养方法,包括食物、环境、疾病预防等。3. 探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并记录其变化。学业要求:1. 学生能够描述蚕从卵孵化到蚕蛾死亡的生命过程。2. 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蚕的饲养条件和食物偏好。3. 学生能够基于观察记录,总结蚕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紧密围绕蚕的饲养和生命周期展开,通过生动的图片、详细的文字描述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直观了解养蚕的基本过程。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责任心。同时,本单元也与课本中的其他章节内容相衔接,如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动物的生长发育等,有助于构建学生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尚待提高。通过养蚕这一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养蚕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自然的伟大,从而增强对自然的关爱之情。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过程。2. 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思维:1.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有顺序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蚕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探究:1.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蚕的饲养条件和食物偏好。2. 学会使用科学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态度:1. 对养蚕中的科学实践活动表现出较强的探究兴趣。2.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养蚕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单元结构化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怎样养蚕”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蚕的生命周期,结合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饲养蚕宝宝:学生分组进行养蚕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教师提供养蚕盒、桑叶等必要材料,并指导学生如何为蚕建造一个舒适的家。探究蚕的食性:设计实验,探究蚕喜欢吃什么食物以及它是怎样吃食物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叶子进行实验,并记录蚕的吃食情况。总结与分享:学生整理养蚕日记或记录,制作“养蚕小报”,在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相互补充、质疑、完善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观察记录评价:检查学生的养蚕日记或记录,评价其观察的细致程度和记录的准确性。实验设计能力评价:根据学生设计的探究蚕食性的实验方案,评价其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小组成果评价:通过小组制作的“养蚕小报”和展示交流情况,评价小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养蚕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第5课《蚕出生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学生能够理解蚕的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生长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科学思维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归纳出蚕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和行为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区分蚕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科学探究 1.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