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2192

7.3 黄土高原 (课件20张+教案)2024-2025学年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期:2025-04-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4004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黄土高原,课件,20张,教案,2024-2025,年中
    第三节 黄土高原 一、新课导入 知道黄土高原在我国地图的方位位置。 学习目标 1.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特征,明确其在我国的区域位置。(区域认知) 2.知道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如气候对植被的影响,地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等。(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三、学习过程 子目目录: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位置和范围 形成原因 黄土地貌 气候 子目目录:二. 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 治理措施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子目目录:三. 别样的黄土地域文化 别样的黄土地域文化促进了黄土高原旅游业的发展 。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黄土高原这一载体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对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回答问题。但在分析复杂的地理问题,如综合探讨水土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时,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暴露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后续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增加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强化核心素养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更多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合理分组,引导小组深度讨论,提升学生参与度。同时,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升能力。(课件网) 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第三节 黄土高原 中图版 新课导入 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特征,明确其在我国的区域位置。(区域认知) 2.知道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如气候对植被的影响,地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等。(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 秦 岭 太 行 山 脉 乌 鞘 岭 城 长 古 东起 , 西到 , 北起 , 南至 。 太行山脉 乌鞘(shao)岭 古长城 秦岭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河南 黄土高原主要涵盖的省份有 、 、河 南、宁夏、甘肃、青海。 山西 陕西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剖面图 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可达200多米。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2.形成原因 风成说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3.黄土地貌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面积较大,顶部平坦 黄土塬(yuán) 黄土墚(liánɡ) 条状延伸,顶部宽度不大 黄土峁(mǎo) 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孤立黄土丘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3.黄土地貌 黄土广布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 2021 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约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 36% ,约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8%。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4.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一. 沟壑从横的黄土高原 问题:导致黄土高原水土的原因有哪些 植被稀疏 地表裸露 缺少植被保护 夏季降水集 中,多暴雨 土质疏松, 多孔隙 易溶于水 二. 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 1.治理措施 ①治坡 植树种草 退耕还草 退耕还林 ②缓坡:上面修建水平梯田 梯田作用:改变坡面水流线路,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二. 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 1.治理措施 ③治沟 修建淤地坝 拦蓄泥沙 淤地种植 ④过兴修水利设施,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种植耐早作物和培育抗旱品种等措施 二. 综合治理让黄土高原披绿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优化产业结构 3 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