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3761

【大单元整体教学】3.10《养昆虫》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175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整体,单元,教学,3.10,养昆虫,设计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养昆虫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与一种昆虫相伴,照料它,观察它,研究它。经历这种昆虫完整的生命周期,并像科学家一样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获得相关的认识,是本课的意义所在。为此,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养蚕(或菜青虫等其他昆虫)—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整理观察日记—画出蚕的一生。其中,饲养和记观察日记是同步进行的活动,整理日记是生命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在此基础上画出蚕的一生,实际上是总结蚕一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暗含昆虫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特别要说明的是,本课伴随蚕的整个生长期,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可与其他单元的课穿插进行。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庞大的“家族”》,更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了昆虫,了解了昆虫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并建立起了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的“家族”很庞大。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知昆虫生命周期内的变化。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在选择恰当的工具后自己记录和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昆虫的一生要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 科学思维:能通过饲养活动,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探究实践:能像科学家一样记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 态度责任:在饲养活动中,能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悉心饲养昆虫,记观察日记。 难点:能够整理日记,从中获取昆虫生长的信息。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养蚕能观察蚕的一生不同阶段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能基本能不能养青虫能观察青虫一生不同阶段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教师活动1 1.让学生猜谜语: 小时罩黑套,大时换白袍, 造间小圆屋,关门睡大觉。 (打一动物) 2.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最早养蚕的国家是谁?养蚕技术又是怎么传播开来的? 3.蚕的一生非常短暂。它的一生经历怎样的变化?(播放视频) 教师:蚕的一生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 展示PPT 4.像蚕一样,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 你可以养蚕,也可以养青虫。 建议班级统一饲养一种昆虫,便于观察交流。学生活动1 蚕 观看视频回答:中国,丝绸之路 观看视频,回答 学生选择一种昆虫进行饲养活动意图说明:此环节旨在调动学生对蚕的已有认知,激发他们养蚕欲望,了解昆虫在内的成长变化。环节二:养蚕教师活动2 一、养蚕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养蚕方法。 教师讲解与强调: (1)蚕的一生是从卵开始的。气温达到20 ℃以上蚕卵就开始孵化了。我们留意蚕卵的变化,等待蚁蚕孵出。 (2)蚕宝宝搭建个家:准备好一个纸盒,里面放上干净的纸巾,盒盖上打几个孔。 放置干净的纸巾———帮助吸收多余的水分和蚕粪 打几个———方便透气。 (3)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 注意: ①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拿,可以用干毛笔轻轻扫。 ②桑叶必须洗净擦干再给蚕宝宝吃。 (4)每天都要清理粪便、换桑叶,要像科学家一样记观察日记。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教师: 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也会有很多发现。 2. 指导小组同学合作,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活动手册) 二、整理观察日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