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36508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40503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PPT
(
课件网
)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家国之思。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陶庵梦忆·序》 回忆往昔 朗读课文,了解文中所忆的内容。 要求: 1、读得准确,读得流畅 2、根据课下注释,同桌结合,自译全文 崇祯 更定 雾凇 拏 一芥 铺毡 毳衣 强饮 更有 读准字音 沆砀 忆看雪之往事 忆所见之雪景 忆所遇之奇人 看雪之往事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好一次独特的看雪之行 大雪三 绝 是 更定 拏 拥 毳 独 衣 大雪:下大雪 绝:消失 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拏:撑(船) 拥:裹、围 毳衣:皮裘衣服 所见之雪景 痴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雾凇沆砀 一 痕 点 芥 粒 好一幅洁白晶莹、空灵静谧、淡雅脱俗的水墨画 与 与 与 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 一:全 痕:痕迹 芥:小草,喻指轻微纤细的事物,这里可理解为量词“叶” 所见之雪景 痴 文本 所遇之奇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好一个志趣相投的知己 焉得更 拉 强 焉得:哪能 更:还 忆往昔,忆的不仅是独特的看雪之行,更是 忆往昔,忆的不仅是洁白晶莹、淡雅脱俗的雪景,更是 忆往昔,忆的不仅是志趣相投的知己,更是 独抱冰雪、迥异流俗、孤高自赏的名士之风 淡雅脱俗、天人合一的诗意生活 得遇知己的人生幸事 但记忆并不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的反应,也是人们对过去的自己主观解读。所以: 然时移世易,写作此文时的张岱是否还有别样情思融入其中? 审视今人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张岱《自为墓志铭》 张岱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累世显宦之家…还是一个文艺之家。祖孙几代都工诗擅文,咸有著述。 ———摘自百度百科 "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摘自百度百科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 故国之思 国破家亡、美好消逝的伤痛 崇祯五年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矛盾复杂: 当时迥异流俗的孤高自赏此时难免夹杂 当时惬意自得的诗意生活此时难免夹杂 当时乍逢知己的相遇之欢此时难免萌生 孤独悲凉的色彩 人生大变的伤痛 聚散无常的感慨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文本联读,“痴”意不止于此,文章就是自己的呐喊—我要完成困境中的突围! 突出重围 困境:无法可解———明朝遗民,累世公卿,国破家亡,亲友离散……前半生的经历和他所接受的教育使他无法放弃忠君之臣的身份,也无法放弃文人的风骨。 突围:避世著书—独守自我,在回忆中寻求慰藉。 张岱 困境: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虚衔,苏轼远离了政治中心,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他成为朝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前途一片黯淡。 突围:寻找知己,寄情自然,在陪伴与自然之美中获得解脱。 苏轼 面对人生困境,你会如何完成自己的精神突围? 作业:请仿照此前所学的散文借事、借景、借人寄寓理想或情思的写法,写一段小散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一模试卷(含答案)(2025-04-10)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4月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4-1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题(含答案)(2025-04-10)
2025福建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卷)(2025-04-10)
2025湖南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卷)(2025-04-1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