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40721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9221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 元 日 》 头正 身直 肩平 臂展 足安 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轴 除 夕 春 节 元 宵 节 清 明 节 端 午 节 七 夕 节 中 秋 节 重 阳 节 解释:宰杀牲畜, 引申为大量残杀。 尸:居、尾、属、尺、局 协 助 威 胁 枚 收 玫 区分:洒 酉:酒器 魂牵梦萦 神魂颠倒 诗魂屈原 陪伴 部分 培土 赔本 况且 祝福 《说文》:兄,长也。 符合 相符 符号 兵符 护身符 欲望 食欲 求知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独自 独木桥 孤独 独唱 特立独行 如何 为何 导 异口同声 大同小异 佳人 佳作 佳节 佳肴 《说文》:美,好的。 你会读吗? 爆竹 屠苏 桃符 断魂 牧童 异乡 加倍 趣解诗题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王安石(1021———1085)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创作背景: 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王安石上书皇帝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开始后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了解作者 初读诗歌 爆竹声中一岁除 抓字眼 明诗意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知识小百科 爆竹声中一岁除 逝去,过去 一年已经过去。 含义: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 春风送暖入屠苏 古代一种酒名,常在 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知识小百科 春风送暖入屠苏 含义: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 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含义: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 知识小百科 桃符:古代新年时悬挂在大门上的用桃木片刻制或绘画的辟邪门饰,是春联的前身。 总把新桃换旧符 含义: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点燃爆竹 饮屠苏酒 开门迎新 换新桃符 思考:这首诗描写了古人过春节的那些画面? 趣味检测 梳理背诵 写法探究 诗歌小结 守 岁 [唐] 李 世 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 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拓展阅读 春 节 清明节 重阳节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