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昆虫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八)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十三)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③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列举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8.2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④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⑤知道制作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尝试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改进并展示。 三、学业要求 1.能描述常见动物、植物的共同特征。 2.能分析动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能记录、整理和描述常见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3.能完成实物模型制作,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昆虫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还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引导本年段学生以昆虫为对象开展探究活动,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昆虫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再合适不过。 本单元以“昆虫”为题,延续了低年段的学习方式,强调在亲历中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观察、饲养、实验探究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在发展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本单元也是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深入,再次呼应“像科学家那样”的教材主线,为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一次实操机会。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 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植物的某些结构、动物的某些结构与行为具有维持自身生存的功 能;认识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实现生命的延续。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分析并表达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之间重要的、共同的特征;利用模型解释简单 的科学现象。 能在教师引导下,用二维方式表达三维空间的物体;比较事物的某 些本质特征,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分类,基于事物之间的功能相似性进 行类比;分析事物的特征及结构,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根据问 题提出假设,能提供支撑性的证据;可以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简单 的实验。 初步掌握重组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能基于具体事物外在特征展开想象,突破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思维定势,提出有一定新颖性和合理性的观点,针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设计,并对方案进行初步的科学分析。 探索实践 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可探 究的科学问题,并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初步具有根据具体现象与事物提出探究问题,基于已有经验和知识制订简单探究计划的能力。 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并运 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初步具有描 述对象外部特征和现象,以及分析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能准确讲述并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初步具有交流、反思以及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掌握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能拆开简单产品并复原,制作某种产品的简化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