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47562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7227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石灰吟 〖于谦 明〗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 古诗学习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抓--字眼 4.明--诗意 5.想--意境 6.悟--诗情 知诗人: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永乐年间进士,他忧国忘身,为官清正,性固刚直,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    解诗题: 《石灰吟》中的“吟”指“吟诵”,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作者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石灰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石灰。 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山老林。 然后,将我与焦炭混合在一起,放在高达1500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的我,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已经浑身雪白,白得十分耀眼,轻轻一捏,就容易破碎。 人们还要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 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环境。 石灰的生产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záo)/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声音洪亮 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具有了人的情感。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击打。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诗的首句写出了开采石灰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可见石灰的顽强精神。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两句一语双关,诗人借石灰之口,表达了以身报国的宏伟抱负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 全诗大意: 经过千锤万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又要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炼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求清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 领略意境: 1.齐读1,2两句古诗。从这两句中你能体会到石灰具有哪些品质? 2.齐读3,4两句古诗。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1.2句诗中可以看出石灰具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品质。 3,4句突出写出了石灰勇于献身,洁白留世,洁身自好的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对石灰的尊敬之情再来朗读全诗。 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生平事迹及当时背景: 于谦: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8年,于谦遭受诬陷,判处死刑。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此时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