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7622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59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粤科,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 cover
XXXXXX 学 校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 六年级 科任 科目 科学 日期 2025年2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 第1课 巧妙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1课 。本单元均以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设计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本课作为起始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用品设计,激发探究兴趣。通过观察、比较和制作回形针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设计的巧妙之处,了解设计需经过构思、制作、改进等环节 。 二、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了解回形针固定纸张的用途和结构简单、灵活方便的特点;知道好的设计要经过构思、制作、改进等环节;明白许多日常用品是通过巧妙设计发明的。 2. 科学探究目标:对比回形针和铁夹,观察回形针优点;动手制作回形针,体会其设计和改进过程;分析日常用品用途和结构,体会巧妙设计;查阅资料了解发明家设计和发明过程。 3.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许多日常用品设计经过精心改进和完善才得以推广。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巧妙设计使生产、生活更便利。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制作活动,体验回形针设计的巧妙之处。 2. 教学难点:理解许多日常用品设计经过了长期改进和完善。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回形针、铁夹、平口钳子、铁丝、《科学活动册》。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PPT展示波波和妍妍整理试卷,妍妍用回形针别试卷,波波端详回形针的图片。提问:用一段铁线做成的回形针,怎么能起到夹子的作用呢?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回形针的巧妙设计,了解其设计和发明过程 。 2. 活动1:精巧的构思 观察与比较活动:让学生用回形针固定纸张,观察夹紧纸张的方式。回形针铁丝有弹性,内外环近乎在同一平面,夹纸时产生向内弹力夹紧纸张。比较长尾夹和回形针,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点。回形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小巧灵活、使用方便;长尾夹能夹较厚纸张。 动手制作一个回形针:介绍工具与材料(平口钳子和铁丝)及制作过程。用平口钳拉平回形针;将拉直回形针放入两根钻柄中间;绕较长钻柄绕一圈,被较短钻柄卡住;继续绕圈至绕满四圈;小心取下,检查圆圈是否匀称紧致。强调注意事项:内外环在同一平面;内环头稍上翘;铁丝弯处有弧度无棱角;铁丝头圆滑。小结:回形针虽结构简单,却经过许多设计师多年改进才完善,成为广泛使用的文具。 3. 活动2:设计与生活:提问好的产品设计要经过哪些环节,引导学生回答构思 - 制作 - 改进 - 使用 。让学生思考周围常见日用品的用途和设计原理,如衣架、圆珠笔、指甲钳、拉链、百叶窗等。查阅资料,了解它们的发明过程 。衣架由艾伯特 帕克豪斯发明,他用铅丝弯成大衣肩部形状加钩子,后被老板据为己有取得专利。圆珠笔由拉季斯洛 比罗和乔治设计,利用毛细作用送油墨,1954年派克公司推出可补充油墨的高级圆珠笔 。指甲钳是美国人20世纪30年代发明,利用杠杆原理操作 。拉链由贾德森研制雏形,桑巴克改进后使其可靠,采用金属锁齿附在灵活轴上,齿与孔眼匹配,滑动器滑动才拉开 。百叶窗由广大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明 。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回形针的设计特点,强调好的设计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日常用品设计,发现设计的巧妙之处 。 第2课 不一样的饮水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小设计师”单元的第2课。通过对不同饮水瓶的观察、比较和设计改进,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要考虑功能、材料、使用方便等多方面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新设计能力 。 二、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知道不同用途的饮水瓶设计特点不同;了解饮水瓶设计要考虑材料、功能、人体工程学等因素;认识到设计的改进能满足人们不同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