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目标 1.通过图片,史料设置,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主题情境:欣逢盛世,当感恩盛世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76载奋进路,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让我们跟随下列问题,来感受身为中华儿女的幸福和自豪吧! 1 日常生活的变化 1.人们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的时代变迁。下图所示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这一变化的是 ( ) A.凭粮票购买粮食 B.人们普遍吃不饱 C.自驾旅游流行 D.买衣服要凭布票 2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3.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到202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8.3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等,还有便捷的地铁,私家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之列 B.人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新时期铁路交通不断发展 D.交通的便捷改变了生活方式 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电子支付”“网上购物”等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说明 ( ) A.互联网经济已经取代了实体经济 B.互联网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获得更多信息 D.互联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5.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人们的衣柜越来越充实,穿着越来越时尚。这种现象说明 ( ) A.中国的时装发展引领世界潮流 B.三大改造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C.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改革开放前,我国物质普遍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6.下面是广东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结构统计表(单位:千克)。这说明 ( ) 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 19.2 1.0 6.5 1996年 73.5 32.8 10.7 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增加 B.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C.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促使饮食消费发生变化 D.物价上涨使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的表现: (1)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2)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增加;(3)身心健康、医疗、保健等受到重视;(4)生活逐渐多样化、个性化,娱乐生活、休闲生活等也正成为新的时尚。 7.赶集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列图片所示赶集方式的变化说明了 ( ) A.科技进步助推消费方式更新 B.国家重视改善百姓生活质量 C.城乡生活差距已经彻底消除 D.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菜市场数量近40 000个。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菜市场39 397个,平均每个省(区、市)菜市场数量约1 200个。四川、江苏、广东和湖南拥有菜市场数量较多,分别为4 047个、3 500个、3 154个和3 000个。青海、宁夏和西藏菜市场数量较少,分别为158个、157个和74个。全国菜市场数量比较稳定,2019年相较2018年,新增菜市场2 954个,增幅较小。 ———摘编自陈丽芬等《我国菜市场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 材料二 我国菜市场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我国菜市场的发展历史。 阶段 发展 特点或作用 国营商业公司与供销社 计划经济时期 价格管制造成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分离,从而导致生产与消费脱节 农贸市场 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到1985年,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被取消,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