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60254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下《6.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8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苏教版
,
小学
,
科学
,
一下
,
6.盐和糖哪儿去了
,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下《6.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的第三课《盐和糖哪儿去了》,也是学生进一步探索“水”的一课。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水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可以溶解一些物质。本课主要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什么是溶解。通过将生活中常见且典型的物质,例如盐、糖、沙子放入水中的科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帮助他们建立溶解的科学概念。第二,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溶解情况。这就是给学生对溶解概念进行迁移运用的机会,根据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特点进行解释与应用,对生活中的更多物质能否溶解于水中进行判断。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盐和糖放入水中后的变化有着充分的生活经验,例如“糖放进水里就化了”“水变成了糖水,甜甜的”都是学生常用的表达方式,但是它离溶解概念的建立仍有一定的距离。如,教材中一段关于溶解的科学概念的表述,其中一些关键词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比如“肉眼难以分辨的微粒”等; 另外,溶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溶解进行完整、细致的观察; 还有,他们虽然在生活中见过溶解现象,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教学中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现象来辅助学生理解,并进行耐心的引导和解释。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知道有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科学思维:能依据物质是否易溶解这一标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仔细观察物质溶解在水中的过程,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进行描述。 态度责任: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有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难点:能仔细观察物质溶解在水中的过程,并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尝味棒、加了面粉与水的烧杯。 学生材料:(1)记录单、3色彩笔;(2)3个培养皿(分别装有红糖、沙子、盐);(3)4个烧杯(装有等量的水)、4个小塑料杯(分别装有油、胡椒粉、味精、面粉)、4根搅拌棒;(4)3个烧杯(装有等量的水)、3个燕尾夹、3根小棒、3个小布包(分别装有盐、红糖、沙子)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模块一:什么是溶解 1.出示食盐、红糖、沙子,用摸一摸、看一看等方法,仔细观察这三种物质,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结合学生回答完成板书(板书:颗粒) 2.提问:将这三样物质放入水中,会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与这么想的理由。 3.分组活动:将装有食盐、红糖、沙子的布袋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布袋下方的现象,几分钟后观察整杯水的变化。 4.全班交流:描述看到的现象。 5.分组活动:打开纱布看一看,发现食盐和红糖不见了,沙子还在布袋里。 6.演示与交流:请两名学生上台尝一尝食盐水和红糖水的味道。 7.提问:看来食盐和红糖的确在水里,那它们分别分布在水里的什么位置呢?你能不能用红点、蓝点分别贴在杯子的相应位置,表示它们在水里的分布情况呢?(请两名学生上黑板贴点点) 8.谈话:这样的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在科学上我们称为均匀分散。(板书) 9.提问:这杯食盐水与红糖水放在一起,你看到了什么?你怎么描述这个现象?(食盐水和红糖水并排置于讲台,在水杯后晃动手) 它们俩都是透明的。(板贴:透明) 10.概括:请小朋友仔细地对食盐和红糖的发现与记录进行回顾,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呀?不着急,每个小朋友独立地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 请学生到黑板前对着全班说一说。 11.小结:像食盐和红糖这样,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难以分辨的微粒,水仍然保持透明的现象,叫做溶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新课标】3.2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课件(36张PPT)+素材(2025-04-02)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下册1.5 观察一瓶水 创新实验设计方案(2025-04-03)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2025-04-02)
教科版(2017秋)六下科学第三单元《宇宙》复习课件(44张PPT)+课后练习+素材(2025-04-02)
教科版(2017秋)六下科学3.6《浩瀚的宇宙》课件(54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2025-04-0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