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2024 年)科学一年级下册 《人人节约》教学设计 课题 10 人人节约 课型 新授课 科学观念: 1.学生能了解地球上资源(重点是水资源)的分布和有限性。 2.识别生活中节约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讨论和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交流分享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 1. 能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2. 能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评价 态度责任: 1.增强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稀缺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方法。 难点:将节约资源的意识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清晰展示第二张图片中消防栓漏水和餐桌上食物 大量剩余的情境图。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看看这两张图片,你 课堂导入 们觉得图中的这些行为合理吗?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以此 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资源浪费现象的思考,自然地 引入“人人节约”的主题。 二、探究与发现 (一)知识讲解 1 1.继续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二张图片中地球的示意图,并结合动态演 示,生动讲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 课 大部分被水覆盖,但这些水并非都能直接为我们所用。如果把地球 的总水量平均分成 100 份,海水大约占 97 份,可是海水是咸的,人 类不能直接饮用。在剩下不足 3 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 2 份,而 真正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还不到 1 份。” 2.发放第三张图片中带有方格的纸张,指导学生按照建议,用蓝色涂 满 97 个方格来表示海水,用白色涂 2 个方格表示冰,用绿色涂少于 程 1 个方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半格或更少)来表示可供利用的淡水 通过直观的涂色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稀缺程 度。 (二)探究与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张图片中的四个生活场景:喝剩下的水 浇花、大量用水清洗物品、空调开得温度很低、将还能穿的鞋子扔 学 掉。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任务:“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这四个 场景中,哪些行为属于浪费资源,哪些行为属于节约资源,为什么 呢?” -2.各小组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倾听各小组的讨 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比如引导学生从资源的消耗和再利 用角度思考。 习 3.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 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肯定正确的观点,补充遗漏的要点,明 确指出哪些是浪费行为,哪些是节约行为,并深入解释背后的原因, 强化学生对节约和浪费行为的认知。 (三)方法分享 教师展示第一张图片,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行 为是浪费,哪些是节约,那大家结合这张图片,还有生活中的经验, 来分享一下还有哪些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和小妙招吧。” 2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然后再拖地或冲 马桶;随手关灯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等方法。教师认真倾听每一 个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赞扬,并适时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提到的 节约资源方法,如使用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消耗、纸张双面使用等, 拓宽学生的思路。 三、应用与拓展 向学生布置课后调查任务:“同学们,今天回家后,大家仔细调查一 下家里都使用了哪些节能电器,就像第一张图片里提到的那样,把 它们记录下来,包括电器的名称、品牌等信息。下节课我们一起交 流分享,看看谁家的节能电器又多又实用。” 针对可能存在的疑问,教师进行详细解答,确保学生清楚了解调查 的目的和要求。同时,鼓励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向家长了解这些节 能电器在节约资源方面的具体作用和优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知道了可供我们利 用的淡水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