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3674

2.7 动植物的家 教案(表格式)冀人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4483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动植物,教案,格式,人版,一年级,科学
  • cover
冀人版(2024 年)科学一年级下册 《动植物的家》教学设计 课题 7 动植物的家 课型 新授课 科学观念: 1.学生能理解阳光、土壤、水、空气等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科学观念。 2.认识到不同动物有着特定的生活习性和适宜的生存环境,构建动物 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学会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如思考环 境因素改变对动植物的影响,培养问题意识。 2.在分析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时,能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总 结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 1.熟练运用眼、鼻等感官以及放大镜、铲子等工具,对动植物及其生 活环境展开细致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2.能够按照种豆子、养蚂蚁等实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学会控制变量 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动手实践和实验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 1.对探究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好奇心,保持积极主 动的探究态度。 2.深刻认识到保护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责任 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环保行为。 重点:掌握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运用多种感官 和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阳光、土壤等环境因素对动植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性;能 够基于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中动植物和谐生活的场景图,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这幅 图里都看到了什么动植物呀?它们都生活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观 察并回答。这首诗中“太阳出来暖洋洋,生物生长靠太阳。土壤疏 课堂导入 松又肥沃,动物植物当成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阳光、土壤与生 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本节课主题———动植物的家,强调动植物与生活环境的紧密联 系。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观察动植物和它们的家 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若条件不允许,可在教室通过图片、视频 展示),分组观察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发放观察记录表,提醒学生运用眼、鼻等感官和放大镜等工具进行 课 观察,记录阳光、土壤、水、空气等环境因素情况。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不要随意触摸动植物,注意安全。 程 2. 分享与讨论 回到教室,各小组代表分享观察结果。 组织全班讨论:不同动植物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 处?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二:植物生长条件 1.展示种豆子的步骤图片,从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晒太 学 阳到开花,逐一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深入讲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基本条件的原因: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二氧 2 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为自身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土壤 不仅为植物提供了稳定的支撑,还蕴含着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 习 质营养元素;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和介质,参与光合 作用、呼吸作用等多种生理过程;空气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同时二氧化碳也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缺少了土壤和阳光,豆子的生长会怎样?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加深对植物生长条件的理 解。 2.动物生活习性 以蚂蚁为例,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介绍蚂蚁喜欢吃的食物 种类,如甜食、面包渣、昆虫尸体等,以及蚂蚁在土壤中的生活方 式,包括蚂蚁的巢穴结构、分工合作、觅食行为等。 结合图片中养蚂蚁的步骤,详细说明如何通过简单实验观察蚂蚁生 活:在瓶中装入潮湿的泥土,为蚂蚁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放入海 绵和面包渣等食物,并在海绵上滴上适量的水,满足蚂蚁的食物和 水分需求;放入蚂蚁后,把黑纸筒套在瓶外,用纱网罩住瓶口,模 拟蚂蚁在自然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