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4235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含答案,共5份)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日期:2025-10-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025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国家安全,第二章,教版,资源,必修,选择性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时精练3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分值: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传承等因素,我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和总体质量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我国耕地平均质量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与甲相比,乙耕地质量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降水多,气候湿润 ③土层深厚肥沃 ④地形平坦开阔 ①② ②③ ③④ ①④ 2.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我国仍实现了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这主要归功于(  ) 全球气候暖湿化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 耕地总体质量上升 在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为实现“耕者有其田”,“肥瘦搭配”的分地制度应运而生,农户拥有多块大小不均且空间不相邻的地块。我国华北平原某地耕地零碎、分散,归属同一农户的多块耕地间隔较远,耕地细碎化严重,逐渐成为抑制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下图为“该地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耕地细碎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起伏大 ②土地质量差异大 ③河网密度大 ④人均耕地较少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4.耕地细碎化曾经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利于生产的(  ) 规模化 专业化 多元化 商品化 5.耕地细碎化整治后,当地(  ) 城镇化进程加快 土地面积减少 劳动力投入增加 农民收入降低 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a、b两县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读图,完成6~8题。 6.该省最可能是(  ) 吉林 山东 江苏 广东 7.a县耕地非粮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土地条件 气候条件 经济效益 政策导向 8.为保障粮食安全,能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措施是(  ) 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 扩大城郊农业规模 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我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几十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我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全球气候变化 城镇化地区差异 人口分布变化 土地生产力差异 10.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人均耕地多 高速铁路的建设 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11.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 气候条件 铁路运输 生产水平 市场需求 耕地系统弹性反映耕地在受到外部扰动时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响应,其强弱表示耕地对农业灾害的缓冲及适时释放外部压力的能力,由通过自我调节以维持现状(抵抗力),施加干预以治理弹性(适应力),淘汰脆弱性以优化弹性(转型力)组成。下图示意耕地系统弹性过程。完成12~14题。 12.影响耕地系统抵抗力的甲因素有(  ) ①粮食商品率 ②耕地生产力 ③水土保持力 ④生物多样性维护力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13.能显著提高耕地系统转型力的是(  ) 电商入驻 培育良种 保护梯田 覆盖地膜 14.下列地区中,耕地系统弹性最强的是(  ) 东北农场 华北平原耕地 绿洲灌区 珠三角边缘耕地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韩城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带,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市域内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作为黄河沿岸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市域内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小,属于粮食不安全级。下图示意韩城市耕地空间分布。 (1)描述韩城市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分析近年来韩城市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4分) (3)从保护耕地角度,列举韩城市为保障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4分) 课时精练3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1.A [读图可知甲是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