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4777

第一章 第二节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7343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第一章,学生,七年级,人教,地理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基础主干落实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1)地球是一个 。 (2)认识过程。 2.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填图绘图】 ·圈画:在图上描绘赤道。 ·填图:在适当位置填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特征: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 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 、形状及名称等。 3.作用: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 。 教材再开发·P2 ———图1.1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1)月食。 (2)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见桅杆,再看到船身)。 (3)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 (5)地球卫星影像(最直观证据)。 巧学妙记 地球形状是球体, 五点一亿表面积, 六三七一是半径, 坐地日行八万里。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世界地球日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全球战塑”。活动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人们行动起来,共创绿色未来,保护地球家园。 漫画思考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探究地球的形状 探究情境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某初一地理小组决定做一个关于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小实验:把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演示实验) 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可发现 (填“铅笔尾”或“铅笔头”)先消失,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 (填“短”或“长”)。 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能力探究—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3.(高阶探究—实例) 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图为当我们站在海边,看到出港船只的示意图,能够体会图中视觉效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运动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位置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茁壮成长的同时地球也在慢慢衰老。据此,完成2、3题。 2.(新考法·数学计算)假如一只穿山甲准备从赤道某一点穿过地心到达地球母亲的另一端,则其遁地长度约为( ) A.6 378千米 B.20 000千米 C.12 756千米 D.6 357千米 3.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B.表面积约为10.2亿平方千米 C.极半径大于赤道半径 D.平均半径就是赤道半径   (2023·宜昌学业考改编)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①代表的线条,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相等 B.度数越大,长度越长 C.指示东西方向 D.是一个圆圈 5.乒乓球上②代表的是( ) A.经线  B.北极 C.纬线  D.南极 【关键能力·提升练】   (新考法·思维拓展)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和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2022年11月8日晚,呼和浩特市某学校举办了以“师生共赴月球之约,探索提升实践素养”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为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6、7题。 6.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7.同学们根据图可以推测(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8.(跨学科·地理与语文)《孟子·尽心上》中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从地理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中的语境和该句基本相似的是( )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 B.地轴穿过了赤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