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第三节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当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能列举常见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物及其危害,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 2.通过以污水处理为例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能说明化学原理的应用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及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通过环氧乙烷两种制备方法的讨论,能描述“绿色化学”理念的含义,并能运用“绿色化学”思想分析和讨论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 任务分项突破 『自主梳理』 学习任务1 了解化学与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而造成的 破坏,以及 和 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工农业生产 人类生活 (2)环境保护的任务。 ①环境监测:对污染物的 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 。 ②治理工业“三废”( )。 ③寻找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的排放,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存在形态、含量 可靠的数据 废气、废水、废渣 2.大气污染的形成 SO2 酸雨 雾霾 光化学烟雾 3.污水的处理 (1)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 和 等。 (2)污水中可溶污染物化学处理方法: 、 、 等。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中和法 氧化还原法 沉淀法 (3)污水处理的流程。 项目 主要任务 处理方法 处理程度 一级 处理 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 通常采用 (如格栅间、沉淀池) 废水的净化程度不高,一般不能直接排放,通常作为预处理 二级 处理 除去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采用 (又称 )及某些化学法(如曝气池) 一般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级 处理 进一步除去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可溶性无机物等 主要采用 、 、 和反渗透法等方法 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经过三级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等 物理方法 生物方法 微生物法 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离子交换法 4.固体废物的处理 (1)处理原则: 、 和 。 (2)目的: 和 。 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减少环境污染 资源回收利用 『互动探究』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探究 水污染的治理 问题1:混凝法治理污水时常用试剂是什么 反应原理是什么 提示:明矾。水解生成胶体吸附难溶物。 问题2:污水中酸、碱性物质用什么方法除去 问题3:怎样处理废水中的铜、镉等重金属离子 问题4:怎样处理废水中含有的氰化物、硫化物等物质 提示:氰化物、硫化物等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利用氧化还原法除去。 归 纳 拓 展 七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主要危害 温室效应 CO2 过量CO2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小等 酸雨 SO2、NOx 土壤酸化、水源污染、建筑物被腐蚀等 臭氧层破坏 氟氯代烷、NOx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多,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危害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NOx 刺激人体器官,特别是人的呼吸系统,使人生病甚至死亡 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制品 ①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②混入生活垃圾中难处理、难 回收; ③易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赤潮和水华 废水中含氮、磷元素的营养物质 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使水体变得浑浊、水质恶化 PM2.5 颗粒物 污染空气,形成雾霾天气,增加交通事故,危害人体健康 『题组例练』 C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