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片区期中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 1990 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 共出土各类石器 241 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迹的砾石。据此可 知,“郧县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 2.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 11000—9000 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浙江浦江桥头遗址 距今 11000—8500 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 7500—3000 年 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冶炼技术水平 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 3.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制成各式各 样的陶器。观察下图可知,原始陶器(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 大汶口遗址出土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 纹陶钵 纹彩陶盆 的白陶鬶 土的黑陶高柄杯 A.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B.具有浓厚生活气息 C.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附近 D.体现贫富分化现象 4.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墓葬,在墓穴中发现有大 1 量的陶制陪葬品及玉制臂穿、手镯、玉刀;墓主人正中间还放置权力与武力 的象征———玉刀。而同时期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 国(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君权神授思想浓厚 C.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D.社会生产高度发达 5.2019 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 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 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禅让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 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6.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地区,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某 同学收集了我国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出土的部分彩陶图片(如下所示),由 此可知( ) A.彩陶文化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 B.封建社会的手工业水平高超 C.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周围地区 D.各地区的制陶工艺无关联 7.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 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而菏泽市相关 的考古发现(如图)与蚩尤传说相吻合。由此可见 蚩尤墓 A.传说与神话都反映真实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8.国之重器“利簋”铭文记录了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兴兵与诸侯联军讨伐殷 商,与商朝大军决战于牧野,商军大败的相关史实。用公元纪年法来计算, 公元前 1046 年是( ) A.公元 11 世纪 40 年代 B.公元前 11 世纪 40 年代 C.公元 10 世纪 40 年代 D.公元前 10 世纪 40 年代 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图历史事件发生在①对应朝代的是( 2 )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 10.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士山盘,其铭文记载了贵族士山被周王 封在汉水中游一带,负责管理当地的贡赋缴纳等事务。士山盘可以用来研究 A.早期国家产生 B.青铜器的诞生 C.礼乐制的产生 D.西周的分封制 11.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动荡的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早期国家的产生 12.春秋时期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楚先后灭四十余国,成为南 方大国。晋先后火掉二十余国,征服四十余国,成为中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