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 2025.03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山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3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曾世英先生是我国现代地图学和地名学的开拓者。1930年,曾世英开始具体负责编纂出版《中华民国新地图》及其缩编本《中国分省新图》,两图俗称“《申报》地图”。当时中国社会上流行的地图,仍是依据清乾隆《内府一统舆图》为蓝本修编成的,资料旧,精度低。 新中国成立后,曾世英继续从事地图事业,在地图编绘工作中,他发现我国已出版的地图中,地名问题很大。一些地图中汉语地名写错,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常出现一名多译和同词异译等现象,给读者带来许多不便,也有损国家的尊严。地图的质量好坏,地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于是曾世英开始转向地名研究。他倾注数十年心血,对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我国地名,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和具体实践,从多方面论证了以此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化的国际标准是历史的必然.为联合国最终通过我国自己的地名罗马化方案,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他对残留在我国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图上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外来地名进行了清理,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曾世英对地名学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推进了这门学科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地图》编辑室《创地图学伟业 开地名学先河-现代地图制图学家、地名学家曾世英》) 材料二: 版图在中国最早指户籍和地图,后代指国家领土和疆域。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可表现为图、文、声、像等形式,地图是最常用、最直观、最主要的表示形式。国家版图不仅在地图上呈现了一国的领土主权范围,更深刻影响着国民对本国领土意识的认知与认同。这种独特地位决定了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格的法定性和严密的科学性,一旦“三严”性失守,将难保版图完整与正确,而会滑向“问题地图”。 “问题地图”主要指存在危害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利益等严重问题的地图,通常可分三类:一是国家版图类;二是敏感涉密类;三是其他违规类。这三类既可单现,亦可共现。版图问题在已发现的“问题地图”中占比最高,且泛滥于地图市场,所以版图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从全局上把握版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响应了我国面临的新安全形势,体现了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变规律,打破了国家安全传统认知局限,突出人民本位,呈现多领域综合互动的大安全格局,是一种以非传统、总体、高级为特色的新安全观。它包含五大要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版图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体系重要组成,事关多类安全。中国国民长期在国家版图意识上较淡薄,这是中国版图“问题地图”泛滥的内部根源。国民国家版图意识的形成、延续与深化,只有通过长期、广泛、系统的宣传教育才能实现,但版图教育仍处教育体系边缘,且多流于形式,致使国民对中国版图多很模糊,缺乏对“问题地图”的基本辨别力。西方国家在地图绘制上拥有主导话语优势,这是中国版图“问题地图”泛滥的国际话语生态。西方制图技术形成对软件、底图等的多重垄断,很多国家在地理信息服务上都难自给开发,多依赖西方现成技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的ArcGIS平台在全球拥有极高市场份额,其软件底图的中国版图有误,影响了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