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1106

5.15 会变的影子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293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15,变的,影子,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会变的影子 15 新知导入 我们玩过影子的游戏吗?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实践 一、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试着利用手和手边的材料制造影子 提示: (1)我们要找一个光线比较暗的地方来做,这样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2)注意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 科学实践 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科学实践 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光源 阻挡物 屏 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阻挡物、屏(能够呈现影子的物体,如墙面、地面等),并且阻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科学实践 二、探究影子的变化 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 通过改变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关系 实验材料 手电筒、木圆柱、桌子、活动手册 科学实践 实验步骤 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 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 科学实践 实验现象 用手电筒从木圆柱的正上方照射时,木圆柱没有产生影子或影子短小;从木圆柱的侧面照射时,木圆柱的影子变长、变大。照射角度越倾斜,影子越长、越大。 科学实践 实验结论 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始终出现在背光的一面;且光照射角度越倾斜,影子越长、越大。 科学实践 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 实验方法 手电筒位置不变,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用手电筒照射并仔细观察 科学实践 实验步骤 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 用笔和活动手册记录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在桌面上产生的不同的影子。 比较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产生影子的形状。 科学实践 实验现象 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和摆放方向,产生影子的形状、大小、长短都可能发生变化。 科学实践 实验分析 从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照射得到的影子的形状与木圆柱侧面的形状一致。 当物体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时,从物体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这是由于物体不同侧面对光的阻挡情况不同。 科学实践 实验结论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科学实践 影子变化的规律 长短的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源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 形状的变化:当物体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时,从物体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即使相同的侧面,从不同角度照射也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大小的变化:影子的大小随着光源的远近不同而发生变化,光源近时,影子变大;光源远时,影子变小。 清晰度的变化:物体离光源远时产生的影子的清晰度要低于离光源近时产生的影子,如:我们离路灯远时,产生的影子模糊,走近时,产生的影子清晰。 科学实践 利用影子变化的规律,用同一个物体制造一组不同的影子 科学实践 无影灯的原理 将发光强度很大的一系列灯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工作台上,既能保证有足够的亮度,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子,故称为无影灯。 拓展与应用 编排影子戏 试一试,我们能造出什么形状的影子? 拓展与应用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拓展与应用 与同学合作,创设情境,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