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184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5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课外
  • cover
九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理解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与刚正不阿、甘于奉献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理解诗意,熟读成诵。 审美鉴赏:读品结合,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思维能力;习本诗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感受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熟读成诵,感受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猜他是谁? 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有着“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他倡导并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马说》。 他就是韩愈。 2.介绍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解题 左迁:贬官。 示:告诫。如:陆游《示儿》 湘:韩愈的侄孙:韩湘 4.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从凤翔法门寺将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 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劳民伤财。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劝阻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结果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在去潮州的途中写下此诗。 二、任务一:我为韩愈述往事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韩愈此次贬官的经历是怎样的呢?请结合注释读懂诗意,以韩愈的口吻复述诗中所写的经历。 三、任务二:我为韩愈鸣不平 1.挑选诗中的字、词、句,说说韩愈的悲惨遭遇,为韩愈鸣不平。 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我为韩愈鸣不平。我从诗中的_____(字、词、句)看到了韩愈的悲惨遭遇。因为_____。 如:我为韩愈鸣不平。我从诗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看到了韩愈的悲惨遭遇。因为,韩愈早晨上奏表,晚上就被贬官,可见获罪之快。“路八千”可见贬谪之远。 如:我为韩愈鸣不平。我从诗中的“拥”字看到了韩愈的悲惨遭遇。因为,“拥”是堵塞之意。写出雪下得大,雪下得久,大雪拥堵,找不到前行的方向,表达前途未卜的迷茫。 如:我为韩愈鸣不平。我从诗中的“肯将衰朽惜残年!”这一句看到了韩愈的悲惨遭遇。因为,韩愈为国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可见韩愈忠心耿耿。这里的标点,诗人没有用句号,而是用“!”,更加强调了诗人的一片忠心,表现了诗人忠而获罪的悲愤。 …… 资料助读:韩愈远贬,严令启程,仓促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他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 2.韩愈来到潮州后 韩愈带着这份悲愤和沉痛来到潮州,你觉得他会怎么做呢?先来猜一猜,并说说理由。再阅读材料体会,补充对联。 材料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梁衡《读韩愈》 材料2:韩愈来到潮州后,带领百姓驱除泛滥成灾的鳄鱼。兴修水利,推动农业发展。释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推动文化发展。变“蛮夷之地”为“海滨邹鲁”。 上联:铮铮谏言,_____; 下联:事事为民,谱岭南盛世新篇。 四、任务三:我为韩愈诵诗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理解性默写 1.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的句_____,_____。 2.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 3.诗中以景物来喻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是 _____,_____。 4.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_____ ,_____。 作业设计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