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2528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导学案)-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48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必修,选择性,教学,同步,高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导学案 ———穿越千年的城市记忆 宋词中的盛世与离殇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仔细斟酌每一个字词,积累丰富的词汇,深入品评古诗词的韵味,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浓厚兴趣。 2.审美鉴赏与创造: 深入理解意象,细致体察意境,探索虚实相生等艺术技巧的运用,感受诗歌的情感力量,享受阅读鉴赏的审美体验。 3.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理解诗词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探究其在当代的价值,领会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4.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感悟繁华和灾难,两种不同的文学书写主题,理解诗人书写城市的情怀及当下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审美鉴赏与创造: 深入理解意象,细致体察意境,探索虚实相生等艺术技巧的运用,感受诗歌的情感力量,享受阅读鉴赏的审美体验。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感悟繁华和灾难,两种不同的文学书写主题,理解诗人书写城市的情怀及当下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诊断宋词中的城市性格 为了绘制两座城市的“城市基因检测报告”,请从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中,各选择一个词来概括这两首诗词所描绘的城市特点,并详细阐述选择这个词的理由。 《望海潮》钱塘自古繁华———杭州———( ) 《扬州慢》都在空城———扬州———( ) 学习任务二:制作钱塘盛世图鉴 为了绘制两座城市的“城市基因检测报告”,请从柳永的《望海潮》找出"钱塘盛世图鉴"的分镜头脚本。 1.分镜一:城市格局的宏伟气象 2.分镜二:经济富庶的市井画卷 3. 分镜三: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胜景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三:寻找芜城伤逝密码 相比于钱塘的繁华,姜夔笔下的芜城满目疮痍,请从姜夔的《扬州慢》中找出哪些图景表现了扬州的离殇? 学习任务四:绘制创作心电图 “城市基因检测报告”不但与城市本身的品格有关,还与城市中的人物品格有关,请寻找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绘制两位诗人的创作心电图。 1.柳永的创作心电图 (1)时代背景: 北宋前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商业活动频繁。杭州作为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这一时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2)创作目的: 柳永创作此词是为了投赠给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以求得赏识和举荐。孙何在杭州时,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有一定贡献,柳永借此词描绘杭州的繁华,以表对孙何的赞美与期许。 (3)作者情感 2.姜夔的创作心电图 (1)创作背景 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这座昔日繁华之都在经历金兵南侵后的残败景象。扬州在北宋时期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极为繁荣,但经战争洗劫,城市荒芜,人民离散,与昔日的盛景形成巨大反差,姜夔触景生情,写下《扬州慢》。 (2)作者情感 三、课后作业 结合诗歌,从思辨的角度,浅谈“繁华与离殇”的关系。 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诊断宋词中的城市性格 《望海潮》钱塘自古繁华———杭州———繁华 《扬州慢》都在空城———扬州———空城 学习任务二:制作钱塘盛世图鉴 为了绘制两座城市的“城市基因检测报告”,请从柳永的《望海潮》找出"钱塘盛世图鉴"的分镜头脚本。 1.分镜一:城市格局的宏伟气象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烟柳掩映的精致桥梁、随风轻拂的珠帘翠幕,错落有致的万千屋舍,勾勒出城市建筑的秀美与人口的稠密,暗示经济繁荣与社会安定。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江堤上高耸入云的树木、如霜雪翻涌的江潮,既展现自然奇观,又暗喻城市依托天险而固若金汤,为繁华提供保障。 2.分镜二:经济富庶的市井画卷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陈列着珍宝(珠玑),百姓家中堆满绫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