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2655

4.12 滑轮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7810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12,滑轮,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2 滑轮 新知导入 升国旗时,升旗手向下拉动绳子,国旗就升起来了。 科学实践 一、认识滑轮 仔细观察旗杆顶部,有什么发现? 滑轮 (周边有槽的轮子) 它是由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 科学实践 仔细观察滑轮,说说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轮 轴 挂钩 槽沟 挂钩:挂重物 滑轮槽沟:供绳子缠绕 滑轮轴:让轮子能够自由转动 科学实践 仔细观察,起重机上的两个滑轮有什么不同? 起重机顶部的滑轮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 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是会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科学实践 滑轮的种类 像旗杆和起重机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 像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那样,会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 科学实践 二、探究滑轮的作用 组装定滑轮,并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 铁架台、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线绳、直尺、笔和记录纸。 科学实践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力(直接提起),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将线绳穿过滑轮,将1个钩码悬吊在线绳的一端,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另一端,拉动钩码,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测量钩码提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下拉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在线绳左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重复做上面的实验。 科学实践 实验现象 匀速向下拉绳子,钩码会随着绳子上升。 科学实践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N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N 拉力方向 钩码提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下拉的距离/cm 第1次(1个钩码) 第2次(2个钩码) 第3次(3个钩码) 0.5 0.5 向下 8 8 1 1 向下 8 8 8 8 向下 1.5 1.5 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100克力 科学实践 实验分析 如右图所示,定滑轮工作时可以看成一个等臂杠杆。滑轮的轴心是杠杆的支点,重力的作用点和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滑轮圆盘的半径),因此,当拉力恰好能提起重物时,拉力于重力。 科学实践 实验结论 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科学实践 组装动滑轮,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 铁架台、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线绳、直尺、笔和记录纸。 科学实践 实验过程 把1个钩码挂在滑轮的挂钩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的重力,并记录下来。 将线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1个钩码挂在滑轮的挂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钩码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将线绳的右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匀速向上拉动绳子,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测量钩码提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上拉的距离(如图),并记录下来。 在滑轮的挂钩上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重复做上面的实验。 科学实践 实验现象 匀速向上拉绳子,重物会随着绳子上升;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比钩码和滑轮的重力小;弹簧测力计上拉的距离比重物提升的距离大。 科学实践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钩码+滑轮)的重力/N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N 拉力方向 钩码提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上拉的距离/cm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 0.5 向上 8 16 1.5 0.75 向上 16 8 16 8 向上 1 2 科学实践 实验分析 如图所示,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其实也可以将动滑轮看作一个杠杆。此时杠杆的支点在滑轮的固定绳索的一侧,即滑轮与固定绳索相切处。重力的作用点在滑轮的轴心处,而拉力的作用点在滑轮可活动绳索的一侧。这时“杠杆”的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重力的作用点到支点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