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6036

(核心素养教案)15 古诗二首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98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核心,素养,教案,古诗,二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15 古诗二首 课时 2 内容 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位作者都着意于对色彩的描绘,并用对仗工整的诗句勾画出美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关注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作者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为写作对象,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在听闻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五个上下结构,三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整体识记。其中 “莲”是上下结构,要重点强调,“含”和“岭”可比较识记,有点和无点,要提醒学生细心分辨清楚。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思维能力: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教育学生珍惜自然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重点 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难点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 3.理解诗意,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难点) 环节一:图片导入 【教师活动】 1. 出示荷花图片:“欣赏一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2. 提问引导回忆:“你学过哪些和荷花有关的诗?” 倾听学生回答后小结:“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而杭州最著名的景点就是西湖,六月的西湖是什么样子的呢?荷花都开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片,说出看到的是荷花。 2. 回忆并自由回答学过的和荷花有关的诗;对西湖六月的景色产生好奇,期待学习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自然引出课题。 环节二:揭诗题,知作者 【教师活动】 1. 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引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注意指导‘晓、慈’的读音及诗题的停顿。” 纠正学生读音和停顿错误。 2. 解释诗题中的字词:“相机解释‘晓’‘净慈寺’和‘林子方’。预设 1:‘晓’是早晨的意思。我们之前学过‘春晓’,‘春晓’的‘晓’就是指早晨。预设 2:‘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预设 3:‘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帮助学生理解诗题意思:“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 3. 介绍作者杨万里:“同学们对于作者杨万里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杨万里:(1127 - 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吉水) 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代表作品:著有《小池》《插秧歌》等。” 【学生活动】 1. 参与诗题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 倾听老师对诗题字词的解释,理解诗题含义。 3. 了解作者杨万里的基本信息和文学成就,对作者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诗题,了解作者,为理解古诗内容和体会诗人情感做铺垫。 环节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