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7553

【新课标】2024——2025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

日期:2025-05-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963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1课时,东南亚,下册,新课标,地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东南亚(第1课时)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七年级下(2025湘教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标分解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抓住东南亚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从地区尺度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培育;能够运用东南亚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相关图文资料,归纳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事实,落实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育。 教材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具有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作为中国的近邻对学生来讲也相对熟悉,本节课内容由“‘十字路口’的位置”“山河相间的地形”“湿热的气候”三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认识大洲的基础上学习了解地区的区域地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基本一致,主要从认识地区的自然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学习本章知识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结合东南亚地形分布图、马六甲海峡示意图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结合东南亚地形分布图,归纳东南亚的地形分布和河流分布特点。结合东南亚气候分布图,归纳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核心素养:1.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区域认知)归纳东南亚的地形分布和河流分布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归纳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评价任务 任务一:“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和重要作用。任务二: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任务三:描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任务四:分析地形、气候对东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农业生产。 重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东南亚地形特点的归纳以及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播放《航拍东南亚》视频 学生认真 引起学生兴趣 任务一: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 讲授新课 导入:发现!合作讨论:1.读P38图,说一说,华人在东南亚的分布具有哪些特点? 2.查找相关资料,议一议,这些华人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主完成:1.在地图上找到东南亚的位置,说出其领土组成。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东临 ,西临 ,南接 ,北与 接壤。“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一般水深25 ~27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最深处达200米,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 1.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国家均有分布;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2.华人是当地早期发展的奠基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华人不但在商业贸易活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农业发展中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运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完成: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2.10°S—23.5°N(低纬度、热带)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南接大洋洲,北与中国接壤。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地域。 考查东南亚地理位置(区域认知)在地图上说出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10分)在地图上读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低中高纬度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