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7055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 一年级下册 2.4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97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 cover
教学设计 | 苏教版(2025春)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4《水是什么样的》 教材分析 《水是什么样的》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水》单元的第1课。水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但说起水的特征,小朋友们很少系统地观察与描述过。本课共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水的基本特征,在辨别水的活动中,借助多种感官观察与描述,发现通常情况下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第二,水的更多特征。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再玩一玩水,发现更多关于水的特征,比如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会流动。第三,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通过生产生产生活中水的利用,引发学生关注水的用途和水的重要性,比如生活中洗漱、烧饭都需要用到水;回顾历史,先民们选择傍水而居,发明各种取水工具,以满足日常生活、农田灌溉等需求,一切都说明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启蒙,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观察和描述有了进一步的明晰。面对科学现象时,他们会充分调用感官进行观察,并用一定的词句来相对客观的描述。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使用感官来辨别水、了解水,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水的特征,学习用气泡图的直观图式来进行科学表达。 教材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如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等。 科学思维:会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借助比较的方法来辨别水。 探究实践:能运用不同感官进行全面观察,并进行科学描述。能借助气泡图整理水的基本特征。 态度责任:对研究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加以呈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 学生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尝味棒、不同形状的瓶子、装有水的杯子、滴管、抹布。 教学用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模块一:水的基本特征。 1.提出任务:4个杯子里分别装了水、牛奶、白醋、糖水,辨一辨哪一杯是水。 2.交流:辨别的方法和顺序。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下每种观察的情况。(如有没有颜色、有没有气味、有没有味道,用√表示有,×表示没有) 4.交流:辨别的过程和结果。 特别强调:观察水时用了哪些感官,了解了水的哪些特征。 5.学生填写气泡图。 模块二:水的更多特征 1.谈话:除了借助感官,我们还可以玩一玩水,了解它更多的特征。 2.提出任务: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观察并画出每个瓶子中水的形状。 3.教师以一个瓶子为例,演示如何记录水的形状。 4.教师演示倒入不同瓶子,学生画水的轮廓形状。 5.交流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6.提出任务:用手接水,将塑料袋中的水倒出,在手背上滴水,画出水的流向。 7.学生做一做,画出水的流向。 8.交流发现:水会从高出向低处流动。 9.提问:关于水的特征,你有什么新发现? 10.交流,将自己的发现添加在气泡图中。 模块三: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 2.交流。 3.小结:水的用途十分广泛,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 4.阅读资料:阅读教材中的图文,说说古代人用了哪些取水工具?水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要?古代人为什么要傍水而居? 5.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水的基本特征,认识到人类对水的利用,以及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请大家学会关注身边的水,认识水的各种用途,做一个爱观察会思考的小科学家。 6.布置作业:了解自来水。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