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古诗三首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 A.何时将要 B.哪里应当 2.烈火焚烧若等闲。( ) A.空闲 B.平常 3.粉骨碎身浑不怕。( ) A.浑身 B.全然 4.要留清白在人间。( ) A.高尚的节操 B.清白的名声 5.任尔东西南北风。( ) A.任凭 B.任何 6.春城无处不飞花( ) A.指昆明。 B.指城市名称。 C.指春天的京城。 7.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 今夜月明人尽望。 A.都。 B.极。 C.完。 D.最。 根据诗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8.烈火焚烧若等闲。( ) A.平常 B.随便 C.无端 9.石灰吟。( ) A.唱,声调抑扬地念 B.古代诗歌的一种 C.呻吟,叹息 10.要留清白在人间。( ) A.干净,没有污染 B.高尚的节操 11.任尔东西南北风。( ) A.任凭 B.承受 C.无论 12.纤纤擢素手( ) A.朴素。 B.白皙。 C.素来。 二、填空题 1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 ,无心插柳柳成阴。 ② ,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③谁言寸草心, 。 14.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1.《马诗》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马的苍劲有力,通过 的慨叹,流露出诗人 的感慨、愤懑、矛盾的复杂情感。 2.《石灰吟》借吟 ,表现了诗人 的可贵精神。 3.《竹石》借竹 的特点来表明自己 。 15.请你默写出最能体现《石灰吟》作者高尚的情操的诗句。 , 。 16.填写近义词 等闲———( ) 清白———( ) 不怕———( ) 17.品析诗句。 1.《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这两句运用的是 、 的修辞方法,意思是 。 2.读到“千锤万凿”,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 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 。 3.“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写出了 ;“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任”字,写出了 。这首咏物诗,采用了借物喻人、咏物明志(即借物言志)的写法。前两句“ ”,后两句“ ”。 三、语言表达 18.请你结合对《石灰吟》的理解,展开想象,把这首诗编写成一个故事。 四、书面表达 19.小练笔。(二选一) (1)同学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请你们熟读《马诗》这首诗,把诗句中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并写下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2)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 _____和苦瓜 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如:南瓜、冬瓜、香瓜……) 把题目补充完整,请你根据题目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篇不低于300字的童话故事哦!相信你可以的,快快提起笔吧 五、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0.把古诗补充完整。 21.你能从诗句中提炼出三个成语来概括石灰制造的过程吗? 22.诗人借石灰来表明什么?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3.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吟”是 的意思。 24.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5.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 ;第三、四两句描写了 的精神,表达了诗人 的决心。 26.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 ,“志”是 。 27.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10.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A A C A A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A B 1.A 2.B 3.B 4.A 5.A 6.C 7.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