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029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学案(共67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445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人教,综合,PPT,67张,学案
    章末综合提升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化学与环境 1.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2.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针对练1.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风能发电 B.粮食酿酒 C.燃煤脱硫 D.石油裂化 答案:A 解析: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A。 针对练2.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防腐剂,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C。 针对练3.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 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 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答案:A 解析: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保证河流畅通,没有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工业生产中得到产品的同时常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简称“三废”),常涉及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如石膏法脱硫、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处理废水,废渣资源回收利用等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物质,所以微生物法处理废水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适合焚化处理的垃圾,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可回收热能,用于供热和发电等,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以金属矿物、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为背景) 1.工艺流程题的结构 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2.对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1)研磨———减小固体颗粒的体积,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3)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4)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5)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3.解答化工流程题的方法———目标分析法 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 针对练4.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粗盐中的SO、Ca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